-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全面客观地研究与评定其品质变化的一门学科。
粮油品质检验的性质:?是粮食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开展粮油及其加工品质量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
?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
④具有多样性,系统性,灵活性和发展性
⑤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同时又具有高度统一性
粮油品质检验涉及的主要环节有粮油收购,销售,调运,储藏,加工等
粮油收购、销售、调运环节检验的目的:①为粮油定等作价提供依据
②为更好的贯彻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提供依据
粮油轮入环节检验的目的:?判定粮油是否符合储备粮油的入库质量标准
?检查粮油的新陈程度以及储存品质指标是否适宜储存
?为粮食分类储存提供科学依据
粮油储存时定期检验:?探索粮食储存指标的变化规律,指导科学储粮
?为“推陈储新适时轮换”提供科学依据不定期检验:探查局部粮情异常的原因。
粮油轮出时检验的目的:?检测粮油的综合品质
?对储存期间曾经使用的熏蒸剂进行残留检测,看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是否能投放市场
粮食:以收货成熟果实为目的,经去壳,碾磨等加工程序而成为人类基本粮食的一些作物。
粮食根据领域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原粮、成品粮、混合粮、贸易粮;根据化学成分的含量及用途分为:谷类、豆类、油料、薯类
稻谷的分类:按品种分为籼稻,粳稻;按生长期分为早稻、中稻、晚稻;按淀粉性质分为粘稻和糯稻。国家标准按其收获季节粒形,粒质分为:
⑴早籼稻: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米粒腹白较大,角质部分较少
⑵晚籼稻: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米粒腹白较小或无
⑶籼糯稻:糙米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米粒乳白色,不透明,粘性大
⑷粳糯稻:椭圆形,米粒乳白色,不透明,粘性大
⑸粳稻谷:长椭圆形,粘性较大胀性较小
小麦的分类:按播种期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按皮色分为红皮麦和白皮麦;按硬度指数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不低于60为硬质,不高于45为软质)。国标按皮色硬度指数分为:⑴硬质白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
⑵软质白小麦:. 不高于45
⑶硬质红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
⑷软质红小麦: 不高于45
⑸混合小麦: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小麦
玉米的分类:按粒色分为黄玉米和白玉米;按生育期长短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按用途分为食用,饲用和食饲兼用。国标按种皮颜色分为:
⑴黄玉米:种皮为黄色,或略带红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玉米
⑵白玉米:种皮为白色或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籽粒不低于95%的玉米
⑶混合玉米: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玉米。
内部结构中,依据不同类型的多糖和不同性质的淀粉比例分为硬质型、马齿型、半马齿型、糯质型、爆裂型、粉质型、甜质型和有稃型。
大豆的分类:按籽粒大小分为大粒,中粒和小粒;国标按大豆的皮色分为
⑴黄大豆:种皮为黄色,淡黄色,脐为黄褐,淡褐或深褐的籽粒不低于95%
⑵青大豆:种皮为绿色的籽粒不低于95%,按子叶分为青皮青仁大豆,青皮黄仁大豆
⑶黑大豆:种皮为黑色的籽粒不低于95%,分为黑皮青仁大豆,黑皮黄仁大豆
⑷其他大豆:种皮为褐色,棕色,赤色等单一颜色的大豆及双色大豆
⑸混合大豆: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大豆
粮食基本构造:皮层,胚乳和胚;稻谷由颖(稻壳)和颖果(糙米)两部分组成,外稃尖端由芒,稻谷结构为果皮,种皮,珠心层,糊粉层(富含蛋白,脂肪,维生素及磷,镁,钾),胚乳,胚(含大量易氧化酸败的脂肪),胚中不含淀粉。
小麦的形态结构:不带壳的颖果,卵圆形,椭圆形和长圆形,表面粗糙,顶端长有“麦毛”,具有腹沟(会藏污纳垢),越园越易磨粉,淀粉集中在胚乳淀粉细胞中,其他部分均不含淀粉。
玉米的形态结构:圆锥形,圆柱形,顶部有凹陷为马齿形,顶部圆满为爆裂形,皮层透明,因有一层蜡质层,储藏年限可以长久,胚大且脂肪含量高。
大豆形态结构:大粒种多为球形,中粒种为椭圆形,小粒种为长椭圆形,大豆双子叶无胚乳种子,皮层较厚,含蜡,有种脐,子叶细胞中充满糊粉粒和脂肪滴。
粮食的主要化学成分: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水分,矿物质,维生素,酶及色素。
特点:1.粮食种类和品种不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也不同
正常稳定的条件下,同一品种化学成分变动幅度较小
禾谷类60%——70%为碳水化合物(淀粉),为淀粉质粮食
豆类蛋白质含量高,为最好的植物蛋白质
油料籽粒富含脂肪,可以作为榨油的原料
带壳籽粒(稻谷)或种皮较厚籽粒(蚕豆,大豆)含纤维多,灰分含量高
脂肪多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也高
化学成分分布:纤维素,矿物质分布在皮壳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布在胚和胚乳中,谷类粮食中,淀粉在胚乳部分,脂肪在胚和糊粉层(蛋白质含量也丰富),油料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分布在子叶中。
粮食中的水分形式:游离水,结合水
游离水:存在于细胞间隙和毛细管中,具有普通水的一般性质,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