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pdfVIP

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目南通市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内容本次月考语文试卷,涵盖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点和习题,旨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1考试科目语文试卷由两部分组成,分为阅读理解作文以及听力理解三部分2注意事项报名前请确保所有信息填写完整,包括姓名考试证号等题目全部独立作答,非选择题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不得抄错报名表中的答案不得在答题卡上直接涂写,需根据答题卡上规定的格

20212022

如皋市-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作答试卷前,请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写在答题卡上,将考试证号正确填

涂在答题卡上。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

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哲学,在根本态度上很不同于西洋哲学或印度哲学,我们必须了解中国哲学的

特色,然后方不至于以西洋或印度的观点来误会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主张思想学说与生活实践融成一片,中国哲人研

究宇宙人生的大问题,常从生活实践出发,以反省自己的身心实践为入手处;最后又归

于实践,将理论在实践上加以验证。即是,先在身心经验上切己体察,而得到一种了悟;

了悟所至,又验之以实践。要之,学说乃以生活行动为依归。

中国哲人探求真理,目的乃在于生活之迁善,而务要表现之于生活中,孟子说:“君

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

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深研学问之鹄的,在于自得于道,到自得于道的境界,

便能有最大的精神自由。不仅儒家有如此见解,即“散于万物而不厌”的惠施,其理论

也以“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为归结。要之,理论是生活的解说,生活是理论的表现。

在日常行动上表现真理,要做到著衣吃饭都是“至理之流行”。

中国哲人在方法上更极注重道德的修养,以涵养为致知之道。庄子说:“且有真人而

后有真知。”所谓真人即是无好恶爱憎之情感,忘生死善恶之区别的人。必有真人的修养,

才能有真知。荀子说:“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必有“虚一而静”

的修养,然后能知道。宋儒张载说:“穷神知化,乃养盛所致,非思勉之能强;故崇德而

外,君子未或致知也。”崇德乃致知之途径,中国哲人,都以为欲求真知,须有一种特殊

的修养。穷究宇宙人生的真际,要先在德行实践上作工夫。

以此,中国哲学中有许多名词与理论,都有其实践的意义;离开实践,便无意义,

想了解其意义,必须在实践上作工夫,在生活上用心体察。

要之,中国哲学乃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为归宿,行是知之始,亦是知之终,研究的

目的在行,研究的方法亦在行。过去中国之所谓学,本不专指知识的研究,而实亦兼指

身心的修养。所谓学,是兼赅知行的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哲学之特色》)

材料二:

“知”是意识的活动。“行”是生理的活动。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这两种活动同时

产生或同时发动,在时间上,知行不能分先后,两者同时发动,同时静止。用“同时发

动”来解释“合一”,乃系西方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斯宾诺莎,他说:“身体之主动与被动

1

的次序,与心之主动与被动是同时发动的。”

在合一体中,应当辨别主从,主从关系的区别当以逻辑上的知与行的本质来定。很

显然,知为主,行为从。

知是行的本质,行是知的表现。行若不以知作主宰,为本质,不能表示知的意义,

则行为失其所以为人的行为的本质,而成为纯物理的运动。因为纯物理的运动就是不表

现任何思想方面、知识方面的意义的。故行为之所以超出纯机械的物理运动,而取得有

意识的行为的资格,就因为它能够与知合一,服从知的指导,表示知的意义。知是不可

见的,知籍行为而表现其自身。吾人一方面可以自内反省,而知自己之知或自己之思,

一方面可以籍观察他人表现在外之行为,而知他人之知或知他人之思。知是有意义的、

有目的的,行是传达或表现此意义或目的之工具或媒介。

“知”永远决定行为,故为主。“行”永远为知所决定,故为从。人之行不行,人之

能行不能行,为知所决定。盖人决不能做他所绝对不知之事。人之行为所取的方向,所

采的方法,亦为知所决定。行为效率的高低,行为之坚定笃实否,为知识之颖敏深澈精

到否所决定。被动之行为,为被动之知所决定。错误的行为,为错误的知所决定。道德

行为、艺术创造、学术研究的行为为道德、艺术、学术的知所决定。这就是说,知为行

之内在的推动原因,知较行有逻辑的在先性。

“知”永远是目的,是被追求的主要目标,“行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从事一线教育多年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