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ay2 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pdf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当初他们只是注意

到在不同的气候中,同一时间太阳位置的高低也不同,于是他们在地上立了一根

竹竿,观察竹竿影子的长短变化,取中午竹竿影子最短的那一天为夏至,取竹竿

影子最长的那一天为冬至,逐渐他们又发现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长短相等的时

候,便又定为春分秋分,由于二分二至相隔的时间太长,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又陆续制定了其它的节气,秦代时已制定了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

处暑、白露、霜降,到了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全部确定并和我们现在的

二十四节气完全相同。料

根据中医理论,24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不同的养生重点。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

期间那样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

”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清代《真州竹枝词引》记载:

“腌肉鸡鱼鸭,曰,年肴,煮以迎岁……”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后,

进入了“冬三月”的农闲季节,而随着大寒的到来冬季农闲接近尾声,在准备腌

鱼、腊肉之时,已经隐隐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此刻人们的身、心状态也

应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加以调整。

《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

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吕氏春秋·尽数》提到:

“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

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就是说顺应自然规

律并非被动的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

以其防御外邪的侵袭。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

菊地黄丸”。这是劳动人民在中的总结,也说明了人们对身体调养的重视。

每年的一月五日前后是小寒节气。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

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

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

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

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按当

时的情况延续至今而已。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

消寒图”来避寒,如今各种药膳火锅成了全国百姓消寒壮热的美味佳肴。正因如此

,很多人忽略

了合理进补的问题,特别是青年人,自恃体强而暴饮暴食,饥饱寒热无度,最终

引来无穷后患。

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

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说明饮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小雪节气虽已数九

寒天,人们大补特补无可非议,但进补当中不可无章无法,应本着“因人施膳”

的原则,了解饮食宜忌的含义,元代《饮食须知》强调:“饮食,以,而不知物

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里十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