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美育评价内容与模式.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索建立美育评价内容与模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这不仅是学校美育领域内的大事,也是中国教育界的大事。审美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行为,学校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的教育则是审美教育,即学校美育。具体到《意见》,可从以下三个层面来探讨。

一、《意见》对美育内涵与功能的表述

第一,《意见》对美育内涵的表述是非常全面的,且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意见》中阐释的第一个概念是“美”,对“美”的描述站位高远。《意见》的开篇就谈道,“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我们从其背后深层次的学理逻辑往下推演,可以发现第二个概念—审美。审美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行为,美育能够使我们的精神高贵,心灵润泽。《意见》从“美”开篇,谈到“审美”,接着又基于这个逻辑谈到了第三个概念——学校美育,并将“学校美育”与“学校美育工作”作了重要区分,“学校美育工作”是《意见》中的第四个概念。在现实的学校教育过程中,“美”“审美”“学校美育”,都要通过“学校美育工作”才能得以落地。这四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概念,以概念的层次为逻辑逐步推演,我们可以洞见《意见》背后的深层学理逻辑。

第二,《意见》对美育功能的表述是非常深刻的。在“总体要求”的“指导思想”板块中,用了12个字来谈美育的功能:“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作为一个学术研究者,看到这样的表述,我是非常兴奋的,同时,内心也很温暖。《意见》首先是站在学校工作的角度谈“以美育人”,然后紧接着谈到“以美化人”,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让学生接受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教育的时候,要达到对学生心灵之“化”境,这是学校德育和美育都需要格外强调的。《意见》开篇第一句就强调“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同时,在“工作原则”中又谈到要“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其中的“活力”是内生的,是由内而外的。最重要的是,《意见》谈到了“培元”,用“培元”来谈美育的功能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表述。美育最重要的是要让心灵从其内部自由生成对幸福的真诚渴望、对生命活力的炽热追求。在学校美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在具体落实的时候,在谈“如何教”及“如何评”的时候,都要以这一点为基础。

二、美育如何教?

美育如何教?基于《意见》,要做到以下五个层面的融合。

(一)课程、教材、教学的融合

《意见》对课程、教材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因为我们谈学校美育“工作”的时候,是切实操作的落地逻辑。在美育教学模式这一板块,《意见》明确了知识、技能、艺术专项、审美体验等内容,其中的“审美体验”格外重要,如果把美育加到中考的考试之中,千万不要强调“考”而忽视了孩子对“美”本身的体验。具体到课程、教材、教学三者的融合,首先,《意见》明确要求将课程设置、教材配备、教学模式改革三个因素置于新时代学校美育格局的大视野下进行统筹融合;其次,心灵美育是课程、教材、教学三者融合的内在线索;最后,课程、教材、教学三者的融合,要与学校美育的评价体系相互配合,步调一致,形成合力。

(二)家庭、学校、社会的融合

《意见》中用了很大篇幅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融合及相互配合,各方要形成合力,同时也要注意美的“体验生成”方面的多领域一致性,这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在学校的引领下,通过美的叙事共同体,建构会心团体,让美育渗透在心灵浸润和精神共同成长的过程之中。学校美育应建构一种渗透在学校每个角落的,基于深层审美能力培育的教育美学,这是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深度美育融合的重要根基,其深度在于心灵美善叙事的三方共建,而不在于形式层面的浅层沟通。

(三)课程间的融合

第三个融合,我从美育途径的角度,把“如何教”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直接美育,指学校开设的各级各类艺术课程,例如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第二,间接美育,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科美育,例如语文、数学等各个学科课程。数学上的黄金比例、線段的优美等都融合着美育的精神,融合着对心灵的滋润。第三,隐性美育,与学校、家庭、社会的融合高度相关。学校美育至少包含了两种美的形态,一种是生活美,另一种是艺术美。通过专门设置的艺术课程来实施的是学校的直接美育,但是,生活美才是艺术美的根基。家庭、社会中的生活美,包括学校生活本身的美都格外重要。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要会说话,都要浸润、传递、引导心灵的审美精神。黑格尔对美的界定就是对心灵的解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席勒对美的界定更加强调心灵的解放和审美意象的自由。隐性美育是直接美育和间接美育的重要根基。

(四)德智体美劳五育的融合

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就像是一束美丽的光,里面的七彩颜色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之所以分开来谈德智体美劳,一是考虑学

文档评论(0)

131****26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