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建设方案
一、背景
2021年7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
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下称《意见》)。此前,4月7日工业与信息化部
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
该指南的附件3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测试要求。规定申请准入的智能网联汽
车产品应至少满足1)模拟仿真测试要求、2)封闭场地测试要求、3)实际道路
测试要求、4)车辆网络安全测试要求、5)软件升级测试要求和6)数据存储测
试要求。
目前自动驾驶算法测试大约90%通过仿真平台完成,9%在测试场完成,1%
通过实际路测完成。随着仿真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应用的普及,行业旨在达到通过
仿真平台完成99.9%的测试量,封闭场地测试完成0.09%,最后0.01%到实路
上去完成,这样可以使自动驾驶汽车研发达到更高效、经济的状态。
另外一方面,与汽车自动驾驶由众多汽车厂家投资研发不同,车路协同技术
中路侧边缘计算智能驾驶汽车模型因为基础设施投资巨大,真实道路没法试验等
因素,一直无法开展。因此亟需需要一个可以验证路侧智能驾驶汽车模型的环境,
促进车路协同的技术发展。
相关主要标准规范如下:
⚫《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技术指南(暂行)》2018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设计技术要求》(TCSAE125-2020)
⚫《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能力评估内容与方法T/CMAX116-01—
1
2018》
⚫《自动驾驶车辆封闭试验场地技术要求T/CMAX116-02—2018》
⚫《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模拟仿真测试平台技术要求T/CMAX121-
2019》
⚫《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
二、总体建设总体思路
(一)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为通过建设道路、桥梁、隧道、交叉口、停车场等测试研究所需典
型道路交通基础环境,完善场地内交通环境如模拟行人、自行车、机动车等,气
象环境如雨、雪、雾等智慧公路和自动驾驶领域技术研究条件,实现可同时满足
智慧道路、自动驾驶不同厂商客户研究需要,促进其相关新技术研究、技术验证
和测试工作。
分项目标为:
(1)建设道路基础设施,满足封闭场地实际驾驶测试的各种场景测试要
求。
(2)建设大数据中心,实现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的大数据存储、信息交换
和共享。
(3)建设智能网联测试服务平台,用于实时感知、监视、传输数据、和管
理测试场的交通环境和测试进程。建设模拟驾驶测试平台,实现高
水平的驾驶模拟测试。
(二)平台架构
2
图1智能网联车测试服务平台逻辑架构
(三)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网联车测试服务平台。概括起来为
“11711”,即1套基础设施、1个数据中心、7个应用系统平台、1套支撑和1
套配套工程。
三、建设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基础设施
根据相关标准建设高速、城市、乡村等各类测试道路,其中包括直路、弯道、
坡道等各种道路线型,包括十字交叉、丁字交叉和环岛等各种交叉路口形式,还
包括立交桥和涵道等特殊的道路条件。
3
2、交通模拟基础设施
根据项目需求,需要建设以下交通模拟设施:模拟湿滑路面设施、模拟雨天
设施、模拟雾天设施、模拟夜间路灯设施、模拟光照设施、模拟收费站、模拟加
油站、模拟充电站、模拟高速服务区、模拟街景设施、模拟停车场、模拟限高设
施、模拟限宽设施、模拟公共汽电车站台、道路隔离设施与安全设施、减速带等。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