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宁神汤治疗失眠——杨志宏教授治疗失眠经验采撷.pdfVIP

清心宁神汤治疗失眠——杨志宏教授治疗失眠经验采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心宁神汤治疗失眠——杨志宏教授治疗失眠经验采撷

第1764期

作者/1任鑫睿1刘莎1王昕2杨志宏2朱晓娜1陕西中医药大

学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编辑/段瑞⊙校对/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

家正规医学图书、杂

志、报刊等,文底有

具体来源出处。文章

标题为原标题、文中

内容提取。无丝毫夸

大、诱惑、违背客观

事实的文字、图片、

视频等内容,无丝毫

恶意煽动、混淆、误

导用户等内容。一切

均为原文展现,追求

真实、可靠、权威。

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

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失眠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为:褪黑素

受体激动剂、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食欲类受体拮抗剂和催眠效应

的抗焦虑药物。而且在诊治中会有许多不良反应,比如:头晕、疲劳、

思睡等,患者依从性差,难以取得显著的疗效。而祖国医学历代医家

对不寐皆作出了各自的论述,总体而言,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

阴阳失调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杨志宏教授系陕西省名中医,在

中医诊疗脑病方面的研究积淀了充足的经验,作者师从杨志宏教授,

领悟导师经验,阐析如下。

1历代医家对失眠的研究

《黄帝内经》提出了阳不入于阴作为不寐的基本病机,将补虚泻

实、调整阴阳作为治疗不寐总的原则。并创制了半夏秫米汤,作为其

治疗的专方。张仲景《伤寒论》把《内经》中的营卫、阴阳与临床诊

治进行紧密的联系,创制多首名方,如黄连阿胶汤、栀子豉汤、猪苓

汤;并重视从心论治,倡用安神之法。唐宋时期,孙思邈重视胆腑论

治,以温胆汤为主,并善用镇静安神的方药,常用柏子仁、龙骨、酸

枣仁、远志等药。金元时期,刘完素指出“六气皆从火化”,以清热

通利为法。治疗上常以栀子豉汤等辛苦寒类的方剂,以苦寒降火除烦,

辛开以散郁热,达到郁解热除的目的。明清时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中列举了三十味治疗不寐的通用药物,并注明了用法和功效,丰富了

诊治不寐药物的选择。明末清初的王宏翰和清代的王清任提出了寤寐

皆由脑所主,精神与情志的反常和脑髓受邪引起了寤寐的异常。从脑

藏神理论阐发了不寐机制,拓宽了后世治疗不寐的思维。

2失眠的病因病机

导师认为,睡眠是由心神控制的,即心神要调节睡眠是以阴阳的

正常运行为基础。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是失眠的总病机。不寐病位在

心,与肝、肾联系紧密。心藏神,心神正常有赖于肝之疏泄、肝血的

滋养和肝的阴阳平衡功能。而心肾阴阳存在相互对立制约和协调的关

系,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会导致一系列病理现象。病邪犯及于心,心

火或卫阳亢越不入于阴,打破阴阳平衡而致不寐。而通过临床观察发

现,久而不寐之人,多有痰湿蓄积体内。痰郁生热,上扰心神则不寐。

3从伤寒论少阴不寐论治而平衡心肾之阴阳

3.1心肾阴阳平衡的内涵:心肾阴阳平衡重要是心肾相交。心主火,

肾主水,心肾相交即水火既济。坎为水,离为火,即坎上离下相济之

意。心肾相交指的是阴阳、上下的平衡,心脏与肾脏阴阳气血的均衡

与通畅。心主火,在上属阳,其性主动;肾主水,在下属阴,其性主

静。肾中真阳上行,温养心火;心火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可

制心火,心火不亢而益心阴。

3.2少阴不寐的应用:导师引“心火动,而肾中之浮火亦随之;肾

火动,而心中之浮火亦随之。治火之法,必先审其何火,而后用药有

定品。治心火,以苦寒;治肾火,以咸寒。”当二者的阴阳失去平衡,

而致不眠。(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伤寒论》

作为中医临床的经典著作,仲景首创六经辨证为后世诊治疾病提供了

明确的诊疗思路和理法方药。杨志宏教授认为

文档评论(0)

155****08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