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美点赏读.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登泰山记》美点赏读

五岳之首的泰山,名闻遐迩。歌咏泰山的诗文,最有名者,诗歌当推杜甫的《望岳》,散文则要数清朝桐城派大家姚鼐的《登泰山记》。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姚鼐笔下的泰山日出图以及作家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

一、雄浑瑰丽的泰山日出

日出是泰山最奇丽的景色,姚鼐《登泰山记》的主体部分,便富于层次感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泰山日出图。

作者先交代了在日观峰观日出的时间(“戊申晦,五鼓”)、地点以及同游人,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分三层详细地描绘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

先写日出之前的景物。“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风雪交加、云雾弥漫,先创造了日出前的环境和气势。“大风扬积雪击面”的“击”字,形象地表现了风雪之猛。这是近景,描述一下很有必要,如同戏曲舞台上主角出场前的紧锣密鼓。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和友人,仍然端坐不动,静待日出,这便把上文“坐日观亭,待日出”的“坐”字和“待”字,坐实、具体化了。“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近景变为远景,这是作者登高远望之所见。“稍见”,下字准确,形象地反映出在风雪弥漫中对远景只能依稀模糊地看到。而拔地参天的山峰,竟然小如摴蒱,这个比喻,反衬出作者立足点之高。这句正是对杜甫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具体阐释。

其次写日出的情态、景致。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幻这一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日出的雄伟、壮丽景象:“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就在这一刹那间,白茫茫的云雾变成了五彩斑斓的朝霞;天空中升起一轮正赤如丹的旭日,遥远的大海上荡漾着红光。作者观察细致,敏锐地捕捉了天地相接处云层的一抹色彩,展开了富于感染力的描述。先是“一线异色”,再是“五采”斑斓,然后是红日高升,最后是“红光摇承”,笔墨十分细腻传神。这样的日出图,出现在辽阔的天际、万里的海疆,既生动形象,又极有气势,形成了壮美的特色。

最后写日出之后的景物:“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回头看西面那些白如摴蒱的雪山,有的承受了日光的照射,有的没有,所以有的鲜红,有的仍然洁白。“而皆若偻”衬托出作者所在的日观峰的高峻。这一层,貌似闲文,其实不可缺少。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是表现阳光的效果、日出后的影响,也是文意的跃进,形成了艺术境界的进一步开拓和深化。有了这个层次,文章涌起了新的波澜,画面的色调进一步丰富起来,艺术境界也更为开阔、舒展。

二、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述

语言简洁、生动,是《登泰山记》的一大特色。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文章开头,寥寥三十余字,就将泰山的地理位置、河流走向及南北分界,交代得一清二楚。句式整饬,朗朗上口。接下来,写作者从京师到泰安,“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干净简练的动词,简洁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风雪”言“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了一分主动;河言“历”,山谷言“穿”,城墙言“越”,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准确生动,而且富于变化,笔墨传神。几个短句,几个动词,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神情。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作者刚登上山顶时所见的景象,是一幅宁静雅致的泰山夕照图。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着白雪,把被动者说成是主动者,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似乎它就像是骡马一样驮着沉重的积雪,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积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晚霞映照下积雪的光彩。接下来,写远望和俯视所见: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这几句写了泰山雪景、远处城郭、夕阳、云雾,如诗如画,令人遐想不已,作者的描写是何等的惜墨如金!

最后一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寥寥几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出来了:“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全段5个句子,只49字,概括了泰山三多、三少、三无的特征,何其简练!究其原因,是多用短句,多用实词。

总之,用最少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信息,是这篇游记最鲜明的特色。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内充分地表现出了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描绘出了泰山日出的壮丽画面,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值得称道。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