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声律—古代诗律(古代汉语课件).pptx

音韵声律—古代诗律(古代汉语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格律诗;;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是最早成熟的五言古诗。如:;三国时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最早隔句用韵的的七言诗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如:;2)“永明体”的出现

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亦称“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永明体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风,又称新体诗。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yóng发现并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韵、调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必须避免之说。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

竟陵八友:谢朓、沈约、王融、萧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都是永明体诗歌的作家,从齐永明至梁陈100余年间,包括吴均、何逊、阴铿kēng、徐陵、庾信等人在内的九十余人对新体诗进行过有益的尝试,从而为唐代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每句的字数固定

五言诗→每句五字;七言诗→每句七字

每首诗句数固定

律诗→八句;绝句(律绝)→四句;

排律(长律)→超过八句;;2)格律诗为什么押韵?

吟唱——声律求同,追求语言的和谐美。;;1)何谓“平仄”?

“平仄”指的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声调。

“平”即中古的平声。

“仄”即中古的上、去、入三声。;2)格律诗为何讲究平仄

声律求异,追求声音的变化美,抑扬顿挫。;;五、格律诗的对仗;五、格律诗的对仗;3)格律诗特有的两种对仗

借对:近体诗特有的一种对仗,指利用一字多义或两字同音的特点来构成对仗。

借义的借对: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杜审言《秋夜》)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借音的借对: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西湖》)

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元稹《寄乐天》)

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

流水对——对仗的两句意思上是相承的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1)活用

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王维《从岐王夜宴》)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岑参《登总持阁》)

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杜甫《移居东屯茅屋》

效果:促成平仄对仗使诗句内涵丰富意境生动;;3)省略

山河破碎[如]风飘絮,身世浮沉[如]雨打萍。(文天祥《零丁洋》)

秋窗犹[露]曙色,落木更[显]天风。(杜甫《客亭》)

春浪[高]棹声急,夕阳[斜]花影残。(白居易《渡淮》)

鸡声[回荡]茅店月,人迹[遗留]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效果:表达凝炼简约,促成平仄对仗,创造含蓄的意境;4)紧缩

国破[但]山河在,城春[故]草木深。

(杜甫《春望》)

[因]潮平[故]两岸阔,[因]风正[故]一帆悬。(王湾《北固山下》)

效果:表达凝炼简约促成平仄对仗;;古韵的基本内容;诗词格律;;词的段落叫“阙”,也叫“片”;二、词调、词牌、词谱;2)词牌——词调的名称。

民间曲调名:竹枝词

原词的题目:忆江南

乐工的创作:清平乐

同一词牌有不同的名称

同一词牌有不同的别体;三、词的用韵;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词林正韵》第四部上去通押);2)同部平仄互押:西江月、哨遍

“互押”平与仄的位置固定。实质是同部平与上、去互押。;;四、词的平仄;一字句:用平、入声,仅见“十六字令”。

归!猎猎西风卷绣旗。(张孝祥《十六字令》)

二字句:平仄、平平最常见。

平平——盈盈,斗草踏青。(柳永《木兰花慢》)

平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三字句:相当于律句的下三字,常见的有:

仄·平平——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

平·仄仄——春且住。(辛弃疾《摸鱼儿》)

平平·仄——长门事。(辛弃疾《摸鱼儿》);四字句:相当于七言律句的上四字。

平平·仄仄——长淮望断。(张孝祥《六州歌头》)

仄仄·平平——乱石穿空。(苏轼《念奴娇》“石”入声)

仄平·平仄——第三字必平。词的特有句式。

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

五字句:就是格律诗的五言律句。

仄仄·仄平平——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仄仄·平平仄(第三字必平)——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平平·平仄仄(第三字必平)——照花前后镜。(温庭筠《菩萨蛮》);六字句:相当于七言律句的上六字。

文档评论(0)

学霸状态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加油吧,少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