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100周年1500字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
庐第一功。此诗是前人所作,称赞的是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就取得
了博望坡之战胜利的故事。此诗稍改一下,也可以用来点赞在安源
路矿工人大罢工中的毛泽东:路矿安源大罢工,指挥如意笑谈中。
工人运动策源地,初出茅庐第一功。
安源,能源,源源不断;乡井,矿井,井井有条。此联,是鄙
人拙作,说的是安源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星星之火,燎原
全国的故事。而点燃这个星星之火的火神,就是毛泽东。
阿基米德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这
句话,如果用在毛泽东身上,就是: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
中国。
有没有人给毛泽东这个支点呢?有!这个人就是中国共产党。
这个支点就是安源。
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
铁路工人大罢工为终点,历时13个月的全国罢工高潮中,有100多
次大罢工。
而在这100多次的大罢工中,唯有1922年9月的安源路矿工人
大罢工取得了完胜。
香港海员大罢工是起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终点,安源路
矿工人大罢工,则是它们中间的支点。这个支点,支撑起了中国革
命的杠杆。毛泽东利用这个支点和由它支撑起来的杠杆,撬起了整
个中国。
公元一九二一年十月,一位身穿一袭蓝布长衫的高挑青年,左
手握拳,右手夹着一把油纸伞,昂首挺胸,目光如炬,步履铿锵地
行走的去往安源的山路上,似走泥丸,如腾细浪。他的头顶乱云飞
渡,寒流滚滚,风雨欲来……
这位青年就是毛泽东,时年28岁。
此刻,正天将大任于斯人也。此刻,他正在赶往安源去进行一
项伟大、神圣,而又秘密的工作——领导、发动和组织安源路矿工
人进行大罢工。
在三个月前,毛泽东参加了开天辟地第一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时,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正在如火如荼地
进行着。代表大会决定,所有与会代表,都要深入到全国各地,领
导、发动和组织工人进行大罢工。安源,就是这次代表大会决定的
一个大罢工的重要之地。
安源路矿,是安源煤矿和株萍铁路的合称,共有工人1.7万
人。
二十多年来,工人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劳动条件差,生活十分困苦。
从1901年到1919年,安源工人先后进行了7次规模较大的的
自发斗争,但由于没有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些斗争,最终都失
败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自然便把发展工人
运动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所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工
作的中心放在工人阶级身上,特别重视在工人中宣传自己的主张,
教育、团结工人进行革命斗争,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自己。
中国共产党非常关心安源安源路矿工人的疾苦,又由于安源路
矿是当时全国十大矿区之一,工人众多,影响力大。于是决定发动
安源路矿工人进行大罢工。
由于当时江西省还没有共产党组织。党中央就决定由时任中国
共产党湖南省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的毛泽
东去江西安源领导、发动和组织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这跟以前在学潮中领导学生运动不同。那是带有自发性的非职
业性的革命活动,从严格意义说,还说不上是真正的革命,仅仅是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已。而这一次,在工潮中领导工人运动,是
受党中央安排的真正的革命活动,是真正的主苍茫大地之沉浮。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去安源。他是从长沙的清水塘出发的。他当
时的公开身份是清水塘小学的校长。因为他有一个远房的叔叔在安
源,他就以走亲访友的名义来到安源。
由于毛泽东在1917年8月,暑假期间,有与好友萧子升从长沙
出发,经长沙、宁化,到宣化、益阳,再到元江五个县游学一个多
月的经历。所以毛泽东这次从长沙到安源走亲访友,也就没有引起
别人的注意和怀疑。
毛泽东认为,工人的悲惨现状,可能同意参加大罢工。但那是
朴素的阶级感情,还没有自觉的阶级觉悟。要想取得大罢工的完全
胜利,就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一定要提高他们的阶级觉
悟,把他们自发的行动,变成他们自觉的行动。于是他就不断地给
安源工人寄送革命刊物,向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