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B60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032—2018
湿地公园生态管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cologicalmanagementofwetlandpark
2018-01-18发布2018-02-18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2032—2018
I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问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杭州湾新区湿地管理中心、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研究中心、湖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明、邵学新、陶卓、胡咪咪、陈碧芽、严洁如、何起利、叶小齐、焦盛武、蒋跃平。
DB33/T2032—2018
1
湿地公园生态管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湿地公园生态管理目标、原则、内容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已建立的国家级和地方级湿地公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2090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湿地公园wetlandpark
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3.2
生态管理eco-management
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的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管理人类行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图平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3
生态恢复eco-restoration
通过适当的生态技术或工程措施,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也包括新建湿地,构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实现湿地生态系统自我维持并发挥原有的或预设的生态功能。
3.4
生态旅游eco-tourism
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DB33/T2032—2018
2
3.5
生态监测eco-monitoring
利用生物生态与物理化学的监测方法对湿地生态环境、湿地类型、数量、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对湿地影响等方面进行定期的动态测定和观察过程。
4生态管理目标与原则
4.1管理目标
保持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群不减少,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持湿地大气、土壤和区域水环境质量不降低,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并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效益,实现湿地生态保护、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
4.2管理原则
4.2.1生态性原则
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的要求出发,通过适度人工干预,维护湿地生态过程,为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栖息空间,并改善湿地景观;工程建设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湿地环境的生态材料和工艺。
4.2.2整体性原则
应维持和恢复湿地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湿地动植物、水环境、地形地貌等组成要素形成一个连续体,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维持湿地资源的稳定性。
4.2.3协调性原则
湿地生态建设的整体风貌应与湿地生态特征相协调、体现自然野趣、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应按照绿色最大化原则和健康原则、体现湿地的独特性、景观协调性、可观赏性等;优先采用生态材料和生态工艺、充分利用湿地所在地的自然材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4.2.4经济性原则
应在保证各项功能正常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资成本;既要考虑到湿地生态建设费用,还要兼顾到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行费用;最大限度保护现有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5生态管理内容
5.1恢复管理
5.1.1水系恢复
通过退耕退建还湿、退渔还湿、地形改造等工程,采用自然或生态的措施来恢复被侵占和填埋的湿地,恢复与外界联接的自然水系。
5.1.2基质恢复
DB33/T2032—2018
3
通过湿地基质改良、基质清除和基质再造等方法,恢复基质具有的固定植物、保持水分、供给氧气、提供营养及缓冲作用。
5.1.3生物多样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1T 929-2012 平原地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技术规程 重点道路、河流、铁路绿化带.docx
- NYT 2377-2013 葡萄病毒检测技术规范.docx
- GB 19430-2013 柠檬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NYT 2298-201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docx
- NY∕T 2744-2015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测 核酸斑点杂交法.docx
- T_CASME 663-2023 市政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技术规范.docx
- GBT 32074-2015 无损检测 氨泄漏检测方法.docx
- NBT 42075-2016 无人值班小型水电站监控技术规范.docx
- T_BPCT 001-2024 氘代氯仿氘代率的测定 核磁共振波谱法.docx
- NB_T 11217-2023 智能开关用控制系统技术要求.docx
- DB33∕T 2093-2018 湿地公园生态管理技术规范.docx
- DB11T 1503-2017 湿地生态质量评估规范.docx
- DB43_T 657.3-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第3部分:湘尖茶.docx
- DB11∕T 1716-2020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试运行基本条件.docx
- DB43_T 657.2-2021 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第2部分:千两茶.docx
- DB14∕T 720-2012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规范.docx
- DB21T 2778-2017 公路改性沥青SBS改性剂含量检测技术规程.docx
- DB11∕T 1737-2020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电能车载计量器具功能要求.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