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治疗药物监测
;概述
TDM:在药代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用现代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它体液中药物浓度,用于药物治疗的指导与评价(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TDM)。
CPM:对药物治疗的指导主要是指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因此,近年来国外又将其统称为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clinicalpharmacokineticmonitoring,
CPM)。
;传统的治疗方法:平均剂量给药——不能使全体用药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原因:①机体因素(如生理功能,疾病状况不同)②药物因素(如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生物利用度的差异)。
有些药物医生可以根据:①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的改善(如降压药、解热镇痛药),②生化指标—血糖、血脂的变化(如降糖药、降脂药)来判断药物效应,据此调整病人用药方案。
很多药物缺乏衡量治疗效应的客观指标,对获满意疗效的最适剂量不易用上述方法加以确定。例如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抗心律失常药普鲁卡因胺。
TDM的开展改变了按常规固定剂量用药的传统做法。血药浓度监测有助于实现剂量个体化,并可解释药物常量时无效或中毒的原因。;第一节TDM的理论基础;一、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药效与血浓之间的相关性;二、有效浓度范围与目标浓度策;三、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第二节TDM的临床应用
;④怀疑药物中毒,则还需测药物峰浓度。
(1)年龄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性质与年龄有关,一些重要参数(如Vd、t1/2),甚至有效血浓范围都表现出年龄相关性。
大多数药物,药理作用的强弱和持续时间,与药物在受体部位的浓度成正比,而血液中药物浓度间接的反映了药物在受体部位的浓度。
2.有客观、简便的观察药物作用的指标—一个良好的临床指标总是优于血药浓度。
(2)体重、身高药物剂量、Vd、清除率的计算均与二者有关。
(3)????其他疾病的影响
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
2.有客观、简便的观察药物作用的指标—一个良好的临床指标总是优于血药浓度。
例:患者口服地高辛125μg,每12h一次,预期谷浓度为0.
(2)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相关性较差。
1、药物与受体可逆结合,产生药理作用。
有些药物医生可以根据:①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的改善(如降压药、解热镇痛药),②生化指标—血糖、血脂的变化(如降糖药、降脂药)来判断药物效应,据此调整病人用药方案。
1.判断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病人是否按医嘱上的剂量方案用药?
二、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TDM
1.血药浓度不能预测药理作用强度时。
间隔时间连续服药超过7个t1/2以上。
2?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3)怀疑病人出现中毒反应或急救时,可随时采血。
二、有效浓度范围与目标浓度策略;二、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TDM;6.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时。
7.长期用药的患者依从性差,不按医嘱用药,病情需要时。
8.各种原因引起的药效变化,如长期用药产生耐药性;诱导或抑制肝药酶活性而引起药效降低或升高;以及原因不明的药效变化。
9.常规剂量下出现毒性反应,诊断和处理药物过量中毒,以及为医疗事故提供法律依据。
10.当患者血浆蛋白含量低时,需要测定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如苯妥英钠。;;3?????表3-1中列出了目前临床上较多进行监测的药物,表中药物在确定是否监测时,仍应考虑是否有临床意义。
;TDM的临床指征
;TDM的实施;剂量个体化步骤;三、常用个体化给药方法;稳态一点法;稳态一点法;确定给药方案{
③测定目的是为了评价疗效,一般测谷浓度值。
原因:①机体因素(如生理功能,疾病状况不同)②药物因素(如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生物利用度的差异)。
TDM的开展改变了按常规固定剂量用药的传统做法。
③要注意合并用药时的药物相互作用。
很多药物缺乏衡量治疗效应的客观指标,对获满意疗效的最适剂量不易用上述方法加以确定。
①连续多次给药需达稳态后取样----即患者应按固定的
剂型:主要影响生物利用度,缓释剂型;
D1Css(min)1Css(max)1Css1
欲了解?Css可在给药后1·44×t1/2÷τ时取。
欲使地高辛谷浓度值在0.
间隔时间连续服药超过7个t1/2以上。
原因:①机体因素(如生理功能,疾病状况不同)②药物因素(如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生物利用度的差异)。
10ug/ml(无效)?10~20ug/ml(抗癫痫、抗心率失常)?20~30ug/ml(眼球震颤)?30~40ug/ml(运动失调)?〉40ug/ml(精神异常)
例:患者口服地高辛125μg,每12h一次,预期谷浓度为0.
TDM的开展改变了按常规固定剂量用药的传统做法。
④怀疑药物中毒,则还需测药物峰浓度。
③测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