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实验十 导体电阻率的测量-2025高三总复习 物理(新高考).pdf

第九章 实验十 导体电阻率的测量-2025高三总复习 物理(新高考).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十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导体电阻率的测量的基本原理。

2.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及有关问题。

二、实验原理与器材

1.实验原理

2

lRSπdR

由R=ρ得ρ==,因此,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直径d和金属丝的电阻R,即可

Sl4l

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测量金属丝电阻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2.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0~50Ω),开

关,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与操作

1.测量d:用螺旋测微器在不同位置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2.连接电路:按伏安法测电阻原理图连接电路。

3.测量l: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有效长度l,测量三个不同部位,取平均值。

4.滑动变阻器:限流式接法,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调到最大;分压式

接法,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并联部分的阻值调为零。

5.测量U、I: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利用电压表及电流表读出多组U、I数值并记录。

6.整理: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四、实验数据处理

1.计算R的两种方法

x

U

(1)平均值法:用R=分别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

x

I

(2)图像法:作出U-I图像,利用斜率求出R,如图所示。

x

RS

x

2.计算电阻率:将记录的数据l、d及R的值代入电阻率公式ρ=计算ρ。

x

l

五、误差分析

1.金属丝直径、长度的测量、读数等人为因素带来误差。

2.测量电路中电流表及电压表对电阻测量的影响,因为电流表外接,所以R<R,由R

测真

l

=ρ知ρ<ρ。

测真

S

3.通电电流过大、时间过长,致使金属丝发热,电阻率随之变化带来误差。

六、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一般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测量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被测金属丝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

电压表两端点间的被测金属丝长度,测量时应将金属丝拉直,反复测量三次,求其平均值。

3.测金属丝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求其平均值。

4.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被测金属丝的电流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A量程),通电时

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5.若采用图像法求电阻阻值的平均值,在描点时,要尽量使各点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连线时

要尽可能地通过较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明显偏离较远的点

应舍去。

学生用书第195页

类型一教材原型实验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

分的长度约为5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___

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1Ω)、电

x

流表(内阻约为0.1Ω)、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流为2A)、

开关、导线若干。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123456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不是芝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在教育行业深耕多年,你需要的试题资料这里都有,欢迎下载交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