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别称举例.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明清时期,尤其是到了清代,几乎没有一种职官不以别称称呼之。搞清楚各种职官的

别称,可以减少人们阅读明清史料的障碍。本文例举清代各种职官的别称,以期对各位读者阅

读明清史料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浙江省博物馆

【关键词】:职官别称

【分类号】:D691.4

中国古代的官员,人们称呼他们的时候,往往不按照其实际职务称呼,而代之以别的某

种称呼。这与现在明显不同,现在称呼官员,都称其实际职务,如某省长、某局长、某处长、

某书记等,不过凡是副职领导,人们一般都略去“副”字而已。

古代对官员的称呼,有多种称呼方式。一是称呼其封爵,高级官员例有封爵,如颜真卿

封鲁国公,人称其为颜鲁公;王安石封荆国公,人称为王荆公;司马光封温国公,人称为司马

温公;苏颂封魏国公,人称为苏魏公等。

二是按其任职地称呼,如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于是人称之为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

刺史,人称为柳柳州等。

又可按其出生地称呼,如称韩愈为韩昌黎、柳宗元为柳河东等。明沈德符在《万历野获

编》中,对明代大臣大多以其籍贯称之,如称张居正为张江陵、商辂为商淳安、高拱为高新

郑、严嵩为严分宜、夏言为夏贵溪等等。

还有的是以其谥号称呼之,如称苏轼为苏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包拯为包孝肃、狄

青为狄武襄、范仲淹为范文正等等。当然,人要死后才有谥号,这种称呼只能是后人对前人

所使用的称呼。

另外还有一种是称呼其贴职。所谓贴职,就是诸如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之类的称号。

这种称号并非实际职务,仅是荣誉称号,这种情况仅出现在宋代,如王文公(王安石)文集有

《祭马龙图文》、叶适文集有《祭马龙图文》、《祭薛端明文》等。

除了上面几种称呼方式以外,还有一种使用得更加广泛的称呼方式,就是以前代的职官

名称来称呼当代的官员,如清代人称道员为“观察”。观察使是唐代官名,清代职官系列中

并无此职,不过两者都是管辖若干个州府的官,职位相似或相近,故此以“观察”作为道员

的别称。以这种别称来称呼官员的情况,早在唐代就有。唐人称县令为“明府”、县尉为“少

府”就十分普遍,如宋之问诗就有《军中人日登高赠房明府》、《送武进郑明府》,方干诗集

中有《登新城县楼赠蔡明府》、《赠会稽张少府》、《赠上虞胡少府》等篇。白居易在《海州刺

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中说:“夫人讳娥,相国长女也。”这里的相国,当然是指宰相,但

唐代宰相的正式职名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相国”也是别称。宋

人则常称宰相为“相公”,王文公文集有《祭程相公琳文》、《祭吴冲卿相公文》等文。欧阳

修《醉翁亭记》中有:“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就是知州的别称,当时欧阳修任滁州

知州。对于高级将领,当时人都以“太尉”称呼之。不过,在唐宋时代,大多数情况下还是

以其实际职务称呼官员的,用别称称呼官员的情况并不多见。

但到了明清时代,用别称称呼官员的情况日益普遍。明代前期,这种情况还不多见,明

代后期才日渐增多,到了清代,则几乎没有一种职官不以别称称呼之。

清代梁章钜曾著《称谓录》一书,在清代各种职官的后面罗列了一大堆与此职相近的古

代职官的名称,但是并没有指出其中哪一个被当时官场用作此职官的别称,令人看后一头雾

水。因此,搞清楚各种职官的别称,可以减少人们阅读明清史料的障碍。清代是使用别称最

普遍的时代,笔者在这里尽量把明清各种职官的别称例举出来,以期对大家阅读明清史料有

所帮助。

大学士,通常称为“中堂”,也称“相国”或径称“相”。明代多称为“阁老”。

大学士之所以称为中堂,说法有几种。一是说唐代宰相开始在政事堂办公,政事堂先设

在门下省,后改设在中书省,开元十一年起宰相办公地点改称“中书门下”,北宋依然,故

称宰相为“中堂”。又一种说法是清代梁章钜在《称谓录》中所说:“明洪武十五年设内阁大

学士,上命皆于翰林院上任。十八年又命殿阁大学士、左右春坊大学士,皆为翰林院官,院

中设阁老一公座于中,而掌院学士反居其旁,诸学士称阁老曰中堂以此。”这里所说的阁老,

即殿阁大学士,如武英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之类。

还有一种说法是清代内阁大学士多委管部事,当时各部尚书均“一满一汉”,分东西坐,

不像地方长官坐大堂正中,唯管部(大学士)则于堂中添一正座,两旁以满汉尚书相陪,满汉

四侍郎又在下而分坐,故大学士俗呼为“中堂”。以后以此相沿,连不管部务的大学士和协

办大学士也统称“中堂”了(1)。

在明代以前的各种史料中,很难看到有称宰相为“中堂”的例子。

宰相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