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语文课件四讲.pptx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记·大学》

(节选)

《礼记》简介一、名称《礼记》和《仪礼》、《周礼》一起被称为“三礼”。《仪礼》记的是冠、婚、丧、祭、饮、射、燕、聘、觐(jìn)等活动的具体仪式;《周礼》(《周礼》汉初时名《周官》)是谈政治制度的,它记述了三百多种职官的职务;《礼记》则侧重于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

《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汉书·艺文志》礼家项目中说:“《记》百三十篇,七十子后学所记也。”《礼记》又叫《小戴礼记》,因为它是西汉礼学家戴圣选辑编定的,共四十九篇。另有《大戴礼记》八十五篇,是西汉礼学家戴德(戴圣的叔父)选辑的。二、作者及成书年代

中庸《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一说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另一说是秦代或汉代的学者所作。中庸:1、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2、“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指“不偏不倚处于中间”的行持处事。允执厥中之意。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子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一、关于《大学》《礼记》第四十二篇。作者一说是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一说是孔门七十子后学者所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一、关于《大学》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译文】夫子程颐先生说:《大学》是孔子遗留下来的书,也是开始学习理论的人进入道德之门径。现在人们还能见到古人做学问的顺序,主要依靠这篇《大学》的知识,还依靠《论语》、《孟子》。做学问的人一定要顺着《大学》中的顺序去学习,那样的话进入道德的门径就不远了。

一、“大学”释义及古代教育“大学”是与“小学”相对的一个概念;在古代,它们或指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或指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本文中的“大学”,可兼指上述两层含义。至于教材注释中的两层含义,即博学和大人之学,可以认为是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意义。对此可不必拘执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出现很早,可追溯到夏代。《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朱熹《集注》:“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学,国学也。”庠、序、学、校?是地方性学样,“学”指“大学”,意思是至于大学,三代都一样称为“学”。商朝学校已有大学、小学之分,《礼记·明堂位》:“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又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朱熹《大学章句序》:“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小学就是识字、明礼(基本的伦理规范)之学;大学就是明理、为邦(治国安邦)之学作为教育机构的“大学”,大原音“太”,有至极之意。大学,即古代最高学府大人可理解为指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二、《大学》简介

二、《大学》的两种版本1、古本《大学》指西汉戴圣所传《礼记》的第四十二篇2、今本《大学》指南宋朱熹《四书》本3、今古本的异同章节内容大致相同。章节顺序不同;章节地位不同;文字有增有改。《礼记》是儒家典籍之一。儒家典籍有所谓“十三经”,即十三部经书:《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

文档评论(0)

153****4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