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2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pptVIP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2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史料探史——“双百”方针史料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探究]据史料,指出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的主要目的。答案: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现代科学和繁荣文学艺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解读]史料反映了陆定一指出中央的政策是要求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反映了“双百”方针的目的。[系统认知]“双百”方针提出的现实意义、经验教训及其实质(1)现实意义①“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技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③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2)经验教训①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②在文学艺术领域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这对发展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③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同政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和不断创新的关系。(3)实质:“双百”方针的实质就是艺术和学术自由。具体地讲,人们在艺术和学术问题上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三)史料探史——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史料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①”“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②。”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③。”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④。”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⑤,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⑥。”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⑦,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⑧。”[探究]阅读史料,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答案:特点: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分析:清末思想家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解读](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中国近代教育与民族独立、民主富强相联系,深受西方教育思想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教育深受苏联影响,强调培养合格的劳动者;改革开放以后,则突出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②④⑤⑧说明中国近现代教育的相同点是“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①说明晚清时期教育目标受西方自由、平等理念影响③说明中华民国教育以培养合格的共和国公民为目标⑥说明新中国初期,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⑦和⑧说明改革开放后,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系统认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事业的特点(1)除旧布新,确立新的教育制度,改革与调整并举。(2)教育服务对象发生变化,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3)制定新的教育办学方针,在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上加快改革步伐。(4)各级各类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充实部分学科和专业,使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整、系统。(5)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四)归纳总结——多角度看待高考制度的恢复(1)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恢复高考制度是教育战线尤其是高等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它对在全社会重新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对重建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对推进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对推进中国教育制度的重建与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恢复高考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让一批具备接受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