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家禽生产学;
第六章蛋鸡生产
本章重点:
雏鸡和育成鸡培育条件和方法;
根据产蛋曲线的变化,调整蛋鸡的饲养,并控制合理的蛋重;掌握种鸡的饲养要点,提高种蛋合格率。
主要内容:;
第一节后备鸡培育
一、培育阶段的划分与培育目标
(一)培育阶段的划分
后备鸡:1日龄雏鸡至开产(通常指1~20周龄)
常根据培育环境条件和营养需要不同,大致分为2或3个阶段2个阶段划分:幼雏(1~6周龄)+育成鸡(7~20周龄)3个阶段划分:1~6周龄;7~14周龄;15~20周龄;
一、培育阶段的划分与培育目标
(二)培育目标
①雏鸡健康:食欲正常,精神活泼,反应灵敏,羽毛紧凑而富有光泽。
②成活率高:育雏第1w死亡率0.5%,前3w1.0%,前6w2.0%。
③生长发育正常
④具体指标:发育正常雏鸡,体重符合标准,骨骼良好,胸骨平直而结实,跖骨发育良好,8w跖长76~80mm,羽毛丰满,肌肉发育良好,长速达到标准,群体具良好均匀度,95%雏鸡体重符合x±2S。;
二、雏鸡的培育
(一)雏鸡生理特点和习性
①生长发育迅速:6w体重增加10倍
②体温调节机能弱:低于成年鸡1~3℃
③消化机能尚未健全:供给容易消化的全价日粮
④抗病能力差:易染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法式囊病、球虫病、慢呼等
⑤胆小,群居性强:防鼠、蛇、猫等
⑥羽毛生长更新速度快:4-5w,7-8w,12-13w,18-20w换羽毛4次。;
⑤试温与用具:入舍前1~2d必须试温;通常料槽上缘比鸡背高出约2cm
常用疫苗:马立克、法氏囊、新城疫Ⅱ系或IV系、鸡痘和传支疫苗….
常用药物:痢特灵、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球痢灵、土霉素、青
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
常消毒药:过氧乙酸、碘伏、火碱、新洁尔灭、百毒杀和抗毒威….高清
无水印;
饮水器数量;
2、饲喂
(1)开食时间:蛋黄仍能满足一定时间的营养需要,刚出壳雏鸡喜欢沉睡。
正常情况下,在孵出后24~36h,初次饮水后开食为宜。
(2)饲喂方法:采用开食盘/开食布。头3d采用23h光照,自由学习采食,熟悉环境,每天Ih熄??休息。第1d要多次检查雏鸡嗦囊,以鉴定是否已经开食和开食后是否吃饱。为了防止有糊肛现象,建议饲喂破碎料。
雏鸡要少喂勤添。最初几天每隔3h喂1次,每昼夜8次;以后随着日龄增长逐步减少到每天6~7次。
无水印
8;
二、雏鸡的培育
(四)雏鸡的管理
1、温度
(1)控温程序:第1w鸡背高度5cm位置上33~35℃,以后每周降低2~3℃,至室温达20℃。降温幅度夏天J3℃,冬春J2℃
(2)看鸡施温:
温度适宜:雏鸡精神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亮整洁,雏
鸡分布均匀,休息时伏卧于网上或垫料上,头向前伸,嘴贴地,有时翅膀延伸开,侧卧睡觉。
温度过低:雏鸡聚集在热源周围或扎堆,发出尖叫声;
温度过高:小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增加。
(3)脱温:渐进过程;
2、密度:与雏鸡发育、鸡舍利用关系密切。
3、通风:氨20mg/m3;硫化氢10mg/m3;二氧化碳0.5%
4、湿度:56%~70%为宜
5、光照:按照原则
6、营养:营养平衡日粮
7、断喙:防止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恶癖;减少饲料浪费;减慢;
(一)育成鸡的特点
①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各系统机能基本健全;
②羽毛已丰满,已换羽并长出成羽,具备体温自体调节能力;
③脂肪沉积力日趋增大,注意鸡过肥,对产蛋量和蛋壳质量极大影响;
④11w后,母鸡从卵巢滤泡逐渐积累营养物质,滤泡渐渐增大;
⑤12w后,母鸡性器官发育很快,对光敏感,不限光照会出现过早产蛋。
⑥18w后,性发育更为迅速,卵巢重达1.8~2.3g,即将开产母鸡卵巢内出
现成熟滤泡,使卵巢重达44~57g。
11;
(二)育成鸡目标(18w)
①健康无病;②体重符合该品种标准;③肌肉发育良好,无多余脂肪;
④骨骼坚实,体质状况良好。
鸡群生长整齐度:生长体重标准+骨骼发育标准(跖长)。要求体重、跖长在标准±10%内,即至少80%符合要求。体重、跖长一致后备鸡,成熟期比较一致,达50%产蛋率后迅速进入高峰,而且持续时长。
小体格肥鸡脂肪过多,体重达标而全身器官发育不良,必然是低产鸡。
大体形瘦鸡体形过大,体重达标而肌肉发育不良,也很难成为高产鸡。
下载高清
无水印;
三、育成鸡的培育
(三)育成鸡的饲养
1、日粮过渡:从育雏期到育成期,饲料的更换是一个很大的转折。饲料更换以体重和跖长指标为准。
6周龄末,检查雏鸡体重及跖长是否达到标准。若符合标准,7周龄后开始更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