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焊接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常用熔焊方法

4焊接质量及其控制──焊接质量首先应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4.1焊接接头的金属组织与性能

焊接接头是由相互联系,而在组织和性能上又有区别的两部分所组成,即焊缝区和焊接

热影响区。

4.1.1焊缝金属:由熔池冷却凝固后形成

4.1.1.1组织和性能:

熔池冷凝后为铸态组织,在冷却过程中,液态金属自熔合区向焊缝的中心方向结晶,形

成柱状晶组织。结晶示意图如图5-2-6:

5-2-6焊缝金属结晶示意图

(a)正在结晶(b)结晶结束

焊缝金属的性能一般不低于母材的性能(因其化学成分控制严格,且可通过渗合金调整

焊缝化学成分),但易产生裂纹。

4.1.2焊接热影响区:指焊缝两侧因焊接热作用而发生组织性能变化的区域。

低碳钢的热影响区分为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如图6-2-7)

图6-2-7低碳钢焊接接头组织变化示意图

4.1.2.1熔合区,又称半熔化区,是焊缝与母材的交界区。

加热温度:1490~1530℃(固、液相线之间)

组织:(未熔化但因过热而长大的)粗晶组织和(部分新结晶的)铸态组织。

特点:该区很窄,组织不均匀,强度下降,塑性很差,是产生裂纹及局部脆断的发源地。

4.1.2.2过热区:紧靠熔合区

加热温度:1100℃~1490℃(1100℃~固相线)

组织:粗大的过热组织。

特点:宽度为1~3mm,塑性和韧性下降。焊接刚度大的结构时,该区易产生裂纹。

4.1.2.3正火区:紧靠着过热区

加热温度:850℃~1100℃(AC3至1100℃)

组织: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近似于正火组织)

特点:宽度约1.2~4.0mm,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4.1.2.4部分相变区:

加热温度:AC1~AC3之间

相变的F,变细小

{

组织:F+P(F粗、细不均)

未相变的F,变粗大

特点:部分组织发生相变,晶粒不均匀,力学性能差。

在热影响区中,熔合区和过热区的性能最差,产生裂纹和局部破坏的倾向也最大,是焊

接接头中机械性能最差的薄弱部位,热影响区宽度愈窄愈好──因宽度↑→焊缝V冷↓→晶

粒粗大,变形↑

4.1.3影响焊接接头性能的因素──主要为影响热影响区的因素

(1)焊接材料

温度高低

{

热量是否集中

保护措施如何

(2)焊接方法棗

(3)焊接工艺

(4)焊后热处理

(5)接头形式、工件厚度、施工环境等

4.1.4提高焊接接头质量的措施:

(1)合理的选用焊接方法和焊接规范棗减少热影响区的影响

焊接方法:优先采用手工电弧焊、气保焊、埋弧焊等,少用气焊和电渣焊等

焊接规范:小直径焊条(或焊丝)、小电流、快速焊、多层焊等。

(2)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棗细化晶粒,清除硬化组织

(3)加强对焊缝金属的保护。

4.2焊接应力与变形:

4.2.1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的不利影响:

1.影响工件形状、尺寸精度

{

2.影响组装质量

焊接变形

3.增大制造成本———矫正变形费工、费时

4.降低承载能力———变形产生了附加应力

1.降低承载能力

{

2.引起焊接裂纹,甚至脆断

焊接应力

3.在腐蚀介质中,产生应力腐蚀裂纹

4.引起变形

4.2.2焊接变形和应力的产生原因:

文档评论(0)

zhaolubin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