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室内空气污染处理方法
为了有效控制室内污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需要从源头治理室内空气污染,并贯穿整个居住过程。常用的有污染源头治理、通风和空气净化三种方式。
1、污染源头治理
治理室内空气污染,最直接、最彻底的方法是消除室内污染源,比如选用不含有机挥发物的建筑材料,不使用吸收室内化学污染称为室内空气二次污染源的地毯等。如果室内污染源难以避免,应考虑选用优质环保产品,降低污染物发散强度,并在污染源附近增加局部排风,如厨房和卫生间增加排气扇等。
2、通风
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其本质是提供新鲜空气来稀释室内污染物浓度高的空气,逐步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室内新风量的确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使新风量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满足室内人员的呼吸需求,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以CO2允许浓度作为衡量指标确定室内空气新风量。
根据室内空气污染源的散发强度、室内空间大小和室外新风空气质量情况以及新风系统的过滤能力确定换气次数。
3、空气净化
目前空气净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过滤器过滤
过滤器的功能是处理空气中的颗粒物。不同类型的过滤器可利用不同的物理性质实现过滤功能,如扩散、惯性碰撞、静电捕获等。按过滤效率的高低可以分为粗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和静电集尘器。
吸附净化法
吸附净化法对于室内VOCs和其他污染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消除技术。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是利用吸附质和吸附剂之间的范德华力而使吸附质聚集到吸附剂表面的一种现象。目前常用的物理吸附材料是活性炭。化学吸附是利用吸附质和吸附剂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吸附质的消除。在使用化学吸附时,应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3)紫外灯杀菌
紫外灯杀菌是通过紫外灯照射的方法,破坏微生物的DNA机构,使室内微生物死亡或停止繁殖,达到杀菌的目的。紫外线杀菌属于物理方法,具有简单高效、便于管理和易于实现的优点。紫外灯一般安装在房间上部,不能直接照射到人。需要指出的是,紫外辐射杀菌对停留在受照表面的微生物非常有效,但对空气中的微生物需要足够长的作用时间才能灭杀。
(4)臭氧净化法
臭氧是已知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其高效的消毒和催化作用使其在室内空气净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臭氧可穿透微生物的细胞壁与其体内的不饱和键结合而杀死细菌。在此过程中仅产生氧气和水,不产生二次污染,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但过高的臭氧浓度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在使用臭氧进行空气净化时必须限定臭氧浓度的上限(GB/T18883—2003中规定为0.16mg/h)。
4、室内空气质量评价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空气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进行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保护居住者的健康与生活的舒适,切实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的生活从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有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两种方法。
(1)客观评价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因子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放射性环境等,确定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因子的原则,一是评价因子应能满足预定的评价目的和要求,二是评价因子应能反映室内空气质量状况。
选择评价因子时应尽可能选择《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污染物质作为评价因子;并选择例行监测、浓度较高以及对人群健康危害较大的主要污染物作为评价因子。
室内空气环境的客观评价依赖于测试仪器和相关标准。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以及部分单项污染物浓度限值标准和不同功能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标准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比较完整的室内空气环境污染评价体系。
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见下表。
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2)主观评价
空气品质的好坏和人们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因此也依靠人们对室内空气的主观感受来评价空气质量。人对室内空气品质最敏感的感知方法是嗅觉,因此可以根据室内气味的强烈程度来评价室内空气品质。
建筑物内的气味起因于多个方面,如室内装饰品、烟草烟雾、厨房、厕所以及人体本身等都是气味的发生源。气味的强度既不易定量也不易测量,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也因人而异。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制定了下表所列的臭气强度指标。
臭气强度指标
上表表明,人的嗅觉存在感觉阈值和识别阈值。感觉阈值是常人可以感觉到有气味的最小浓度,但不能辨别是什么性质的气味;而识别阈值是可以感觉到是什么气味的最小浓度。一般后者总是高于前者。如氨气的感觉阈值为0.1,识别阈值为0.6;H2S的感觉阈值为0.0005,识别阈值为0.006;甲硫醇的感觉阈值为0.0001,识别阈值为0.000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