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练习题 第16课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pdf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练习题 第16课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课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

【基础巩固】

1.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炫耀国力的强大B.促进对南洋的开发

C.发展海外贸易D.为了加强同各国的联系

答案:D点拨:此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经回忆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同海

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2.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郑和船队上装有指南针

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C.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D.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答案:B点拨: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方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而不是“地中海

沿岸”。

3.福建省的漳湾“戚公祠”、福安的“戚公饼”,由来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收复台湾B抗击沙俄入侵C抗击倭寇D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答案:C

4.戚家军先后在哪些地区给倭寇以沉重打击()

①江苏②浙江③福建④广东①②③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5.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的统治时间是

A.1553年至1977年B.1953年至1999年

C.1953年至1949年D.1953年至2000年

答案:B

【能力升级】

6.下列人物中都饱经海上风险的是()

①张骞②玄奘③鉴真④郑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C点拨:鉴真渡东海到日本弘扬佛法,郑和七次下西洋,都经历了海上风浪。张

骞和玄奘都走的是陆路7.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

等遗址,是为了纪念()

A.郑和B.戚继光C.郑成功D.鉴真

答案:A点拨:解题途径有二:一是了解郑和生平知识,知道郑和小名三宝,再结合选

项进行判断;二是通过分析题干,结合选项进行判断,选项中的四位历史人物主要史实中,

与“东南亚”国家相关的只有郑和最密切。

8.“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二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

爷”

A.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D.统一了女真各部

答案:A点拨:由题干中的“倭倭”、“戚爷”可知是所说的人物是戚继光,他的主要功

绩是抗击倭寇。

9.某电视剧组在拍摄电视连续剧《戚继光》时,为戚继光布置书房场景,其道具及片段可

能有()

①书案上摆放着司马迁的《史记》②戚继光一面踱步,一面吟诵着岳飞的《满江红》

③戚继光伏案翻阅着《海国图志》④墙壁上挂有《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

不殆”的条幅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D点拨: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将领,而《海国图志》出现在清朝末年,故(3)错

误。答案为D。

10.明朝中期面临的外来威胁主要来自于()

A.沙俄侵略者B.英国殖民者C.日本倭寇D.荷兰殖民者

答案:C点拨:主题主要考查学生审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的时间范围是明朝

中期,这是审题的关键。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结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

赃,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失。这里的倭寇是指日本的武士、商人和

海盗。

11.下列说法,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是()

A.16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