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docxVIP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基础巩固练]

1.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A.“番椒:丛生,白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B.“玉蜀黍,可炸炒食之,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

C.“蕃柿:一名六月柿……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蕃,故名”

D.“俗嗜酒,马嗜苜蓿……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葡萄)肥饶地”

解析:D材料中的“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葡萄)肥饶地”指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的“番椒”指辣椒,原产于美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向外传播,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玉蜀黍”指玉米,原产于美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向外传播,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六月柿”指美洲的番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向外传播,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历史学家研究发现,某一作物的传播史富有全球史的意义。其最初可能是从印度、波斯传入埃及,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将其引入地中海地区和伊比利亚半岛。16世纪起,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在中南美洲利用非洲奴隶大量种植,再将产品运回欧洲。这一作物应该是()

A.玉米 B.甘蔗

C.小麦 D.甘薯

解析:B由材料可知该作物可能起源于印度等地,并在欧亚大陆传播,新航路开辟后,随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进入美洲,并成为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主要农作物,结合四个选项可知为甘蔗,故选B项;玉米和甘薯最早在美洲地区种植,后传入欧亚大陆,排除A、D两项;小麦最早在西亚地区种植,后传入世界各地,排除C项。

3.马铃薯传入欧洲之初,人们认为它会导致麻风病,称其为“魔鬼的苹果”,到19世纪早期被称为“便利食品”,20世纪以来被誉为“未来食物”。这说明()

A.马铃薯在欧洲传播过程曲折

B.各洲之间物种交流频繁

C.世界各地文化差异巨大

D.时代发展影响人们认知

解析:D根据材料可知,马铃薯传入欧洲后经历了从最初的不友好到19世纪以来被逐渐接受的过程,反映出时代发展影响人们认知,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欧洲人对马铃薯的认识越来越理性,不是反映马铃薯传播过程曲折,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欧洲人对马铃薯态度的变化,不能体现各大洲之间物种交流频繁,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了欧洲,不能体现世界各地区文化差异,排除C项。

4.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最先到达美洲开展殖民时,由于饮食习惯和宗教等因素,他们“喜欢白面包甚于玉米”。但殖民者靠往返欧美的船只运载小麦或者面粉成本较高,因此,在新大陆种植小麦就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这说明()

A.早期殖民侵略助推物种传播

B.物种交流增进欧美贸易关系

C.外来物种促成美洲社会转型

D.宗教因素是物种传播的关键

解析:A由于跨洋运输成本较高,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殖民地种植小麦,这说明早期殖民侵略助推物种传播,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小麦在美洲的种植,未体现欧美贸易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美洲社会转型的信息,排除C项;宗教因素只是在美洲种植小麦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关键因素,排除D项。

5.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美洲作物有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B.欧洲加强了对亚洲、美洲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

D.西方的世界殖民体系得以确立

解析:C材料中物种的交流、传播及世界贸易的发展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故选C项;材料“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并非物种流动,排除A项;材料“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属于正常贸易,并非掠夺,排除B项;西方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

6.下表是玉米在清代地方志中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玉米传入()

河南《嵩县志》

“今嵩县日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稻虽产,非常需也。”

广西《白山司志》

“山中多包谷之家,取包谷煮酒,其糟喂猪,一户中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

贵州《荔波县志》

“荔邑山多田少,惟恃此(包谷)以度荒月。”

A.破坏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使其在北方平原首先得到推广

C.给中国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

D.反映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冲突

解析:C据材料可知,河南嵩县山民以食用玉米为主,广西《白山司志》记载山中多种玉米,用玉米酿酒和喂猪,卖给商贩或者到集市上去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贵州荔邑以玉米种植应对饥荒,这些都说明玉米传入给中国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C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