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等六校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VIP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等六校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5-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等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

C.古代中国天文学特别发达 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和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礼器等信息表明,龙山文化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当时社会已呈现出从部落逐步发展到国家的趋势,故答案为D项;材料仅仅言及黄河中下游地区,不足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解除A项;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解除B项;C项中的“特别发达”说法肯定,不符合史实,解除。

2.商人依据日月星辰的变更制定历法,并将天象的变更视为天意的呈现,因此,他们结合天象、历法和占卜,作为行事的依据。由此可见,商代

A.历法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B.观测天象是为了解自然

C.占卜是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 D.生活带有宗教神奇色调

【答案】D

【解析】

【详解】商代以神权巩固王权,材料“天象的变更视为天意的呈现”说明商代生活带有宗教神奇色调,故D符合题意;由材料“天象、历法和占卜,作为行事的依据”可知历法没有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天象的变更视为天意的呈现”表明观测天象是为了解天意,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占卜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据《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周初所封诸候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而在统治中心渭河流域则几乎没有封侯状况。其主要目的是

A.维护周的统治 B.防范诸侯坐大割据

C.利于文化远播天下 D.扩展王朝四周疆域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提及“周初所封诸候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这些地区曾是商朝旧部所在地,可见此时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监督商族残余势力,维护周朝的统治,A项与题意相符,正确。分封制下诸侯拥有肯定的独立性,不能防范诸侯坐大,B项表述有误,解除。材料强调的区域是加强对商族旧部的管理,不是为了文化传播,C项解除。从材料反映的区域来看,集中于东部地区,不在四周,D项与材料不符,解除。

【点睛】崛起于西部的周举兵伐商,占据朝歌(今河南淇县),商王朝灭亡,成王在周公的辅佐下粉碎了商朝旧贵族的叛乱,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微子被指令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封于宋地(今河南商丘一带),材料中“所封诸侯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就是为了加强东部的统治。

4.人们一认为家谱起于宋代,其实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就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已相当发达,大量家谱书籍问世,只是大多未留传后世:这表明我国

A.分封制影响深远 B.宗法观念长期存在

C.封建家长制盛行 D.家谱文化博大精深

【答案】B

【解析】

【详解】家谱雏形在殷商时期就存在,直到隋唐以前,家谱编修就已经相当发达,而家谱和宗法观念相关,由此说明宗法观念长期存在,B正确;家谱和分封制无关,解除A;家谱雏形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尚处于奴隶社会,因此并不能表明封建家长制盛行,解除C;题干主旨强调的是家谱文化历史悠久,而非家谱文化的内容,解除D。

5.“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 B.农耕文明的扩展

C.中心集权制度的形成 D.三公九卿制的施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秦国是边陲小国,在当时被其它诸侯国视为“夷狄之国”。据材料“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斗争中,秦灭六国,统一中国,从前的“夷狄之国”统一成为中原的霸主,这体现了秦国的封建化,也是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A正确;B不是材料主旨;材料主要是“夷夏”观念的变更,C、D与材料无关。

6.商鞅变法中国家干预经济,是为了确保以君主专制为轴心的国家政治制度,并且希望以此限制社会财宝的流通,从而达到垄断物质资源配置的权力。下列措施能实现其意图的是

A.重农抑商,嘉奖耕织

B.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C.废井田,开阡陌

D.在全国普遍推行县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商鞅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社会限制与经济整合思想,剧烈主见国家对经济领域实行全面干预,使国家垄断全国范围内的经济资源,从而集中到战、农上去,而重农抑商、嘉奖耕织能够实现商鞅的这种意图,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剥夺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31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