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最新整理版).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点难点点拨】

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弩(nǔ)毳(cuì)衣沆砀(hàngdàng)余舟一芥(jiè)

铺毡(zhān)

二、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山阴

人。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岁生活优裕,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倒,坚持著述。一

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审美情趣。他喜游历山水,深谙园林

布置之法;懂音乐,能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颇深;好收藏,具备非凡的

鉴赏水平;精戏曲,编导评论追求至善至美。前人说:“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

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

三、写作背景及解题

张岱出身于一个仕宦家庭,他在文学上沿袭公安派、竟陵派的主张,反对桎梏性

灵的复古主义,提倡任情适性的文风。但又不为公安、竟陵所囿,能吸取两家之

长,弃两家之短。其作品题材范围广阔,于描写山水景物之外涉及社会生活的各

个方面。明亡后,他隐迹山居,在国破家亡之际,回首20年前的繁华靡丽生活,

写成《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两书,以抒发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张岱

文笔活泼清新,时杂诙谐,不论写景抒情,叙事论理,俱趣味盎然。如《陶庵梦

忆》中《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均写得意境极佳。其他如《金山夜戏》、《柳

敬亭说书》、虎丘的月夜、西湖的莲灯,无不写得逼真如画。张岱以散文的成就,

被认为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湖心亭看雪》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

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

读来觉得这简直不是文章,而纯粹是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天地的感

通,因为作者把很多有会于心的东西流于言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了一种近

乎纯美的意境。

四、课文注释及译文分析

本段交代游湖心亭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可分两层。

第一层(崇祯……西湖),点明时间、地点。张岱文大凡记昔年游踪之作,大多

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

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二句,却从

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第二层(大雪三日……俱绝),交代游亭的环境。“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二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

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湖山封冻,

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做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

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

听觉和心理感受上写出了大雪的威严。

本段写游湖心亭及湖心亭的景色。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是日……湖心亭看雪),写“我”去湖心亭看雪。“是日,更定矣,余

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是日”者,“大雪三日”后,严寒

之日也;“更定”者,夜深人静,寒气倍增之时也。“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

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试想,在“人鸟声俱静”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

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情雅兴啊!“独往湖心亭

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译,深夜独往,大

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

愤吗?

第二层(雾淞……两三粒而已),描写湖心亭的景色。“雾淞沆砀,天与云、与

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淞沆砀”是形容湖上

雪光水气,混淆不分。“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叠用三个“与”字,

似觉天、云、水一齐活动起来,较之单纯写“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多

了一点意趣。天、云、上也;山、水,下也。这两句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群

山、湖水之间白茫茫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

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

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

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朦胧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

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能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

字,是形容混茫可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点”、“一芥”之

文档评论(0)

132****28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