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2课《大战中的插曲》公开课教案.pdf

【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2课《大战中的插曲》公开课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第课《大战中的插曲》公开课教案

【教材定位】

《大战中的插曲》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的

第二篇文章,这是聂荣臻元帅的回忆录,以第一视角口述的形式记录的一件发

生在战争年代的充满温情与人性光环的事情。故事以百团大战为大的历史背景,

以救助两个小姑娘为中心事件,既彰显了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又包含了对日

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控诉。

学习这篇文章要理清行文的线索,思考作者救助日本小姑娘并致信日本

官兵的深刻用意。在初步鉴赏课文的特色和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思考这个

“小插曲”是如何“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的。

【素养目标】

1.通读文章,明确线索,了解叙述方式,理清事情发展的经过。

2.鉴赏文章的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概括人物形象。

3.结合历史背景,了解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内核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感悟人道主义精神的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聂荣臻元帅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1.5课时

【教学过程】

1

一、情景导入,各抒己见

战争就是流血牺牲,一旦爆发战争,不可避免得都会产生战俘。

如果你抓到一群俘虏,你会怎么处理?

如果你抓到一群女俘虏,你会怎么处理?

(学生们各抒己见)

今天,咋们将要学习的《大战中的插曲》,聂荣臻元帅怎么对待敌国日本

在战争中失孤的两个小女孩的?——救助

那面临同样情况,日军又会怎样对待中国战俘的?——“三光”政策

导入图片:731部队“魔头”——石井四郎;济南新华院——中国战俘集

中营。

日军对中国人民的暴行惨无人道,罄竹难书,世界各国有目共睹。

因此,在1949年《日内瓦公约》规定:对战俘必须始终给予人道待遇。

在俘的目的是阻止他们再次参加战斗,对他们不应加以任何报复行为或惩罚虐

待,更不应杀害。严重违反关于战俘待遇的原则和规则,构成战争犯罪。

相较之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人文关怀、人道主义情怀更显得难能可贵。

二、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点

学习目标:

1.通读文章,明确线索,理清事情发展的经过。

2

2.鉴赏文章的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概括聂荣臻元帅人物形象。

3.结合历史背景,了解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内核和意义

三、解读题目,了解作者

1.解读题目:《大战中的插曲》

“大战”:抗战时期的“百团大战”;“插曲”“比喻连续进行的事情中插入的

特殊片段”。

2.标题有何作用?(同桌交流)

作用

(1)点明了这一事件深厚的历史背景;

(2)说明了它的特殊性——不是战争主要部分,而是“插曲”,“插曲”是

全文线索;

(3)“插曲”比喻救助日本小女孩的事迹,耐人寻味,强调了事件的美好

性。

3.了解作者及作品

聂荣臻(1899—1992),四川省江津县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

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聂荣臻逝世。

3

《大战中的插曲》选自《聂荣臻回忆录》。本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

领回忆录丛书之一。全书以口述的形式撰写。全面回顾了作者自己投身革命的

艰辛历程。

4.字词检查

井陉(xíng)殒命(yǔn)兵戎相见(róng)辗转(zhǎn)孤

苦伶仃(língdīng)颠簸(diānbǒ)襁褓(qiǎngbǎo)幡然(fān)无辜(g

ū)

5.解

文档评论(0)

1120923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