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自学课(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0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解析).docxVIP

2024年新高一化学暑假自学课(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0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含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第0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

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

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

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7大考点)

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

(基础练10题)

(提升练6题)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熟知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3.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会鉴别胶体和溶液。

4.熟悉酸、碱、盐的性质,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5.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学会分析研究物质性质与相互转化的方法。

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1.物质的元素组成

根据元素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氧元素也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它们分别是氧气(O2)和臭氧(O3)。

(2)碳和氧两种元素可形成两种化合物,其化学式分别是CO、CO2;氢和氧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是H2O和H2O2。

2.物质分类的常用方法

(1)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方法。

根据物质的组成可对物质进行如下分类

(2)交叉分类法

从不同的角度(即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同一种物质可能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某些盐的交叉分类图

3.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

(1)根据物质的性质对氧化物进行分类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定义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实例

CO2、SO3等

CaO、Fe2O3等

属类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

(2)氧化物的交叉分类

氧化物按组成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按性质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易错警示】

(1)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而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

(2)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NaHSO4、CuSO4、NH4Cl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Na2CO3、NaHCO3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3)酸分子中有几个H原子,不一定就是几元酸,如CH3COOH是一元酸。

思考与交流:金属氧化物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吗?非金属氧化物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

(1)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H2O等。

(3)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等。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组成: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3)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类

2.胶体

(1)胶体的分类

(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①实验操作:在小烧杯中加入4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①实验探究

操作

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现象

原因分析

一条光亮的“通路”

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_nm,能对光线散射

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_nm,散射极其微弱

②应用:区分胶体和溶液。

3.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种类

分子、离子

大量分子聚集体或大分子

大量粒子聚集体

分散质粒子直径

小于1_nm

1~100_nm

大于100_nm

外部特征

均一、透明、稳定

较均一、透明、较稳定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久置沉淀(或分层)

能否透过滤纸

不能

鉴别方法

胶体(或溶液)和浊液通过静置鉴别;胶体和溶液可通过丁达尔效应鉴别

【易错辨析】

(1)制备Fe(OH)3胶体时,不能搅拌,不能加热过度。

(2)不能使用稀FeCl3溶液、NaOH溶液及氨水等制备Fe(OH)3胶体。

(3)每个Fe(OH)3胶体粒子都是许多Fe(OH)3组成的集合体。

(4)丁达尔效应是光的散射现象,是区别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而不是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

三、酸、碱、盐的性质

1.酸的性质

(1)主要化学性质

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现象或化学方程式(以稀H2SO4为例)

基本反应类型

与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显红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

与活泼金属反应(Mg)

Mg+H2SO4=MgSO4+H2↑

置换反应

与碱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学科试题试卷学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各科试题、试卷、学案、教案、教学设计全收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