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江南开发江南是古代中国经济的重要区域之一,它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大转折在这段时期,江南地区经历了多个王朝的更替,从最初的北朝繁荣到南宋衰落,再到清朝的重新崛起首先,江南地区的大规模开垦造就了大量的耕地和农田这些土地被用于种植稻米棉花等粮食作物,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其次,江南地区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其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无论是水稻还是小麦等作物的种植,都得益于中国的农业技术进步此外,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丰富多样从古墓古建筑古代遗址等实物来看,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标

解读

时空

架构

教材研透·探究情境化

学习任务一三国与两晋

【必备知识·导学】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政权

建立

都城

特点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

洛阳

魏国国力较强,略占上风

221年,刘备建立,史称蜀汉

成都

蜀、吴两国加强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229年,孙权建立,国号吴

建业

2.西晋

(1)建立与统一: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灭亡

原因

五胡内迁

东汉以来,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

八王之乱

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

结果

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影响

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

【以图解史】

三国政权变化示意图

3.东晋与十六国

(1)东晋

建立

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士族

政治

成因

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

影响

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他们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

(2)十六国

①建立: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②统治特点

政权

建设

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民族

交融

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③前秦短暂统一北方:4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后被东晋击败于淝水,政权迅速崩溃。

【关键能力·导思】·史学前沿——西晋的灭亡

材料自永熙以来,十有一载,人不见德,惟戮是闻。公族构篡夺之祸,骨肉遭枭夷之刑,群王被囚槛之困,妃主有离绝之哀。历观前代,国家之祸,至亲之乱,未有今日之甚者也。

——《晋书》

【解读】

①由“人不见德,惟戮是闻”→说明西晋政治统治腐败,阶级压迫残酷

②通过“公族构篡夺之祸,骨肉遭枭夷之刑,群王被囚槛之困,妃主有离绝之哀”→描述了“八王之乱”的史实→表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③通过“国家之祸”→结合所学西晋的时代背景,外部有少数民族的侵扰→表明西晋的灭亡还受到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

·合作探究——魏晋时期国家分裂的原因

材料在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发展,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世家豪族手中,国家对土地的控制已经无能为力,大批“编户齐民”,则成了世家豪族的依附农民……他们把依附于他们的农民组成私人家兵,从而形成了一股颠覆旧王朝的强大力量。西晋末,王朝内部矛盾激化……八王之乱中,借夷狄以平中国,匈奴、鲜卑、羯、氐、羌得以入主中原,自公元304年匈奴刘渊称王起,少数民族纷纷各霸一方。

——摘编自尹辰《魏晋南北朝分裂

割据的成因及其后果》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长期分裂的原因。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世家豪族”“内部矛盾”“少数民族纷纷各霸一方”等,进行提炼。

提示:豪强地主的经济、军事力量膨胀;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皇帝无力控制地方;少数民族势力的割据。

·史论阐释——全面认识士族制度

1.形成原因

历史根源

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经济原因

土地兼并严重,庄园经济发展,渐成割据

政治原因

皇帝依赖士族的支持;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士族的特征

政治

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

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生活

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文化

崇尚清谈

3.影响

(1)在分裂动荡的政治环境下,编户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有利于保障生产有序进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推动南方经济的开发。

(2)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南北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

学习任务二南北朝

【必备知识·导学】

1.南朝政权更迭

(1)420年,刘裕建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2)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今南京),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

2.江南开发

(1)原因:北方人民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

农业

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

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江南开发促进了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

【名师点拨】

江南开发与经济中心南移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但江南的开发并不能说明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在黄河流域,南方的经济水平仍落后于北方。

3.南北对峙

(1)东晋:北边疆域大致到淮水为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