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我的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尝试.docxVIP

1+N,我的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尝试.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N,我的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尝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调整各学科关系,增强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淡化学科本位,促进教学内容相互融合。”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践行的理念。以语文课程为基础,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同时提高学习其他学科的兴趣,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一、语文与美术学科的融合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是以美术形式存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字与插图配合使用是教材编排的一大特色;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内容的设置,也体现语言文字与美术的密切关系。如何进行学科融合教学,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将语文与美术进行整合,并先后尝试了三种教学形式。

(一)写话教学引入绘画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让我联想到小学低段的看图写话。传统看图写话,是学生根据给定的图画,进行合理想象,再以文字的形式表现。而现在,图画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创作。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话教学,内容是自己最喜爱的玩具。这一写话内容,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写好玩具的样子和好玩之处。为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首先从“最喜爱”一词出发,引导学生从玩具的外形、色彩、材料、功能等方面,说清自己最喜爱玩具的原因。接着,在写话环节增设动笔画玩具这一环节。写与画的对应,让学生明白,画的内容,就是写方面。

(二)阅读教学穿插绘画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遵循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原则,因此绝大多数课文都配有对应插图,这就是语文和美术融合的体现。对一些没有插图,或插图还可更丰富的文章,学生可借画笔,画出自己对文章的感受。这需要语文教师对教材内容及目标做细致解读,判断出哪些课文适合与美术进行融合,再和美术老师沟通教学重点及教学环节,让语文课堂不仅有文字表达,还有线条与色彩的填充。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爱阅读的内容是《画家乡》。我提前和美术老师做好沟通,确定教学内容,商量教学环节。为引导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我精心构思了教学设计、绘画稿纸、教学课件,以下是部分学生眼中美丽的家乡。

《画家乡》中的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自己家乡,向我们展示了蔚蓝无垠的大海,山清水秀的山村,平坦辽阔的平原,一碧千里的草原,以及现代化的繁华城市。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祖国的美丽,更能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我班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天府之国成都,如何让二年级的学生自信地向外地人介绍成都呢?美食是成都的一张名片。在语文课堂上,我首先带领孩子借助“那么…那么…”这个句式说自己家乡是怎样的。接着,以图片形式呈现麻辣鲜香的火锅、好吃不上火的串串、色泽艳丽的冒菜和诸多小吃,让学生练习说话。最后,秦玲老师以正兴镇的历史为切入口,带学生认识古老的苏码头,借一碗肥肠粉、一碗张血旺、一份黄四泥鳅表达正兴人对家乡的爱。秦老师用娴熟的画笔描绘出一个在苏码头面馆大口吃面的孩子,勾起孩子们对日常生活的回忆。

说到家乡,能写的太多,能画的一张纸自然也装不下。这次语文与美术教学的融合是二次尝试,仍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欣喜地是,我们通过文字,在学生心里种下了一颗乡愁的种子;我们通过绘画,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好。

(三)古诗教学搭配绘画

诗配画,从另一个角度,带学生领略诗词之美;以另一种方式,创造视觉上的艺术美感。这一教学形式,融诗词诵读与艺术绘画于一体,还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有一首古诗《采莲曲》。这首诗虽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是采莲少女们。但诗人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画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的荷叶、艳艳的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为了帮助学生准确领悟诗情,我设计了诗配画这一环节,将古诗与图画融为一体,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优美意境。学生在设计画作时进一步加深对古诗意境的理解,也提升自我创造美、感受美的能力。古诗教学中,语文与美术学科以诗配文的形式融合教学,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语文与音乐学科的融合教学

《乐记》中写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于人心之感于物也”。文学向来和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处,文字是凝结的动听旋律,音乐则是流动的语言文字。两者形式虽然不同,却是融汇贯通的。

音乐有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将音符带入课堂,能达到让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的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效果。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一课,藏着许多拟声词,有轻轻柔柔的微风声,有热热闹闹的流水声,还有悦耳动听的动物声。在单元作业中,有“歌唱大自然·吟悦耳之音”这一主题性作业。语文和音乐老师、学生共创歌词,音乐老师创

文档评论(0)

idow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