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预设的精彩.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曾预设的精彩

——动态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江苏省溧阳市燕山中学周惠娟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

用”逐渐成为语文教育的话题。课堂中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生成

的资源,则是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性的课程资源。“突发性”资源、

“出错性”资源、“求异性”资源、“挑战性”资源生动鲜活而充满

灵性,所以我们应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不曾预设的精彩,更值得珍

视。

关键词:课改不曾预设动态资源反思

课程改革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学习的革命”,对教师来说是一次

“教育观念的革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课程资源的

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语文教育的话题。在“俯拾皆是”的语文课程

资源中,有一类是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留的:现代教学的民主与开

放,使得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并由此生成了丰富的动态性课程资

源。课堂中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生成的资源,则是以生命为载体

的动态性的课程资源。这种动态性资源是师生心智活动的产物,生动

鲜活而充满灵性,所以我们应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不曾预设的精彩,

更值得珍视。

一、“突发性”资源━━一枝红杏出墙来。

案例:

一位教师在简单的谈话导入新课后,刚要板书课题《济南的冬

天》,发现粉笔盒里的白粉笔用完了,只剩下几支彩色的粉笔,心想:

白粉笔怎么这么快就用完了呢?用哪中颜色合适呢?不如就把选择

权交给学生吧!于是,他灵机一动,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国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十

六课)这篇课文,通过预习之后,你们认为题目应该用哪种颜色写最

能表现济南冬天的特征呢?”一石激起了千层浪,面对这即兴的提问,

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答案也是层出不穷,富有个性:

推荐精选

“我认为应该用红色。因为红色给人温暖的感觉,而济南的冬天

是响晴的,很温暖;山上的雪也是粉红的。”

“我喜欢用蓝色,因为冬天济南从天上到地下,自上而下全是蓝

汪汪的,像蓝水晶。”

“我觉得要用绿色,因为冬天济南的水是绿色的,生机勃勃的。

水藻也是绿色的,把终年贮蓄的绿全拿出来了。”

……

反思:

一堂课是否精彩,是否成功,不在于教师是否讲授了无数的知识

点,而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大量的参与和表达的机会。这位

教师对于课堂上没有了白粉笔的突发的教学契机没有忽视,而是及时

巧妙地捕捉并开发为隐性动态的课堂课程资源,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需

要和感悟来选择颜色,把学生的兴趣提升到了至高点:主动而活泼,

出现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可喜景象。这正是教

师明察秋毫的教学敏感和见机行事的教学智慧,这为生成动态的课程

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天空,也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拓展了学生鲜

活的心灵,赋予了学生自身发展的足够自信。

二、“出错性”资源━━柳暗花明又一春。

案例:

在做《沙子与豆子的分离》这篇实践作文时,大多数学生想到的

是用“筛子”来分离沙和黄豆。有一位学生另起炉灶,提出来用水分

离,理由是他平时看到过黄豆漂浮在水上,而沙沉在水里。这时,教

师并没有急于否定他的想法,而是提供了水,鼓励他试一试,结果只

有几粒浮在水面上,大部分豆与沙一起沉入了水底,试验失败了。可

是这位教师不仅表扬了这位学生想法独特,还启发他运用一些物理知

识,用做“鸡蛋浮起来”的原理帮助“用水分离沙和黄豆”的试验。

这位学生茅塞顿开,于是在水里加入了适量的盐,终于试验成功了。

这位学生“异想天开”的想法居然得到了验证,心中自然信心百倍。

可想而知,这篇作文自然是篇佳作。在后来的学习中,他思维特别活

跃,冒出了更多的新点子

推荐精选

和新发现。

反思:

这个案例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课堂——这个学生学习的地方,

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学习的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只要有

认识,就会有错误。学习的趣味和收获就在于“出错”与“改错”的

探究过程中。作为教师,不能机械地把目光盯在学生的正确答案上,

而应把学生的错误演变成巨大的、不可多得的财富。这位教师就是抓

住了这宝贵的“错误”

文档评论(0)

199****2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小学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