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节系统;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假设干组成局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功能整体。;系统的根本性质
组分的整体性
结构的有序性
功能的整合特性
结构、功能的可控性;系统组分的整体性
〔1〕边界〔Boundary〕;结构的有序性;功能的整合特性;系统方法;分析途径;白箱法;灰箱法;第三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与作用;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产者是能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autotrophs〕,包括所有的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蓝绿藻、光合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是生态系统中最根底的成分。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不仅为本身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也是消费者和分解者唯一的能量来源。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根本和最关键的成分。;消费者;分解者都属于异养生物,这些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连续地进行着分解作用,把复杂的有机物质逐步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最终以无机物的形式回归到环境中。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尸体将会堆积成灾,物质不能循环,生态系统将消灭。;二、生态系统根本功能及过程;生态系统的特点;2、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一个食物链的例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食物链;食物链;〔一〕食物网的结构特点;“自下而上”:较低营养阶层的密度、生物量等决定较高营养阶层的种群结构,称为上行效应。;三级消费者;4、生态系统的空间与时间结构;〔二〕时间结构;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的反响〔正反响〔左〕和负反响〔右〕〕;生态系统的根本功能;生物生产:是生态系统重要功能之一。生态系统不断运转,生物有机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将能量、物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产品的过程,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生物生产常分为个体、种群和群落等不同层次。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能,从无机物合成、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由于这种生产过程是生态系统能量贮存的根底阶段,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生产过程称为初级生产〔primaryproduction〕,或第一性生产。;1初级生产的根本概念;初级生产过程可用以下方程式概述:
光能
6CO2+6H2OC6H12O6+6O2
叶绿素
总初级生产(grossprimaryproduction,GP)与净初级生产(netprimaryproduction,NP):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的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常用的单位:J·m-2·a-1或gDW·m-2·a-1;植物总初级生产〔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掉的〔R〕,余下的有机物质即为净初级生产〔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GP=NP+R;NP=GP-R;2地球上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全球净初级生产力在沿地球纬度分布上有三个顶峰,第一顶峰接近与赤道,第二顶峰出现在北半球的中温带,而最小的第三顶峰出现在南半球的中温带。;海洋净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动是中等程度的,而陆地生产
力的季节波动那么明显的大,夏季比冬季平均高60%。;我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季节变化,根据遥感信息和地面气候资料的模型初步估计,年总净初级生产力约为2.645×109tC〔孙睿、朱启疆,2000〕。;〔一〕初级生产;海洋中珊瑚礁生海藻床是高生产量的,而且由河口湾向大陆架到大洋区,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量和生物量有明显降低的趋势;
陆地上,热带雨林是生产量最高的,而且热带雨林向温带常绿林、落叶林、北方针叶林、稀树草原、温带草原地、寒漠和荒漠依次减少。;影响初级生产的因素;〔1〕陆地生态系统;富养化〔entrophication〕;海洋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黑白瓶法;在被同化的能量中,用于动物的呼吸代谢和生命维持的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消散掉,其余用于动物各器官组织的生长和繁殖新的个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次级生产量。;初级生产以外的生态系统生产,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异养生物自身的物质,称为次级生产(secondaryproduction〕,或第二性生产。;次级生产的根本特点;次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生态系统中的分解;澳大利亚引进异地金龟处理牛粪;二、生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Hi5622V100 (海思AX3000低成本路由器wifi芯片)用户指南.pdf
- 2023年保安员笔试考前题库500题(含答案).pdf VIP
- 2024年联通智家工程师(初级)认证理论备考试题库(附答案).pdf VIP
- 2012款陆风X8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doc
- 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型(安徽专用)专题08 解答题压轴题(几何综合(一)(学生版).docx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方案.doc VIP
- 2016年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真题.doc VIP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指导书.doc VIP
- (完整版)军事地形学.pptx
- 联通智家工程师初级认证理论备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