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六讲大学生就业政策
第一节大学生的就业制度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沿革与变化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当时的政治、
经济的发展需要,制定了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
济体制的特征表现为资源的分配、组合不是通过市场,而是通过政府部门的行政
指令来实现。与这种经济体制相适应,大学招生与大学生的就业实行“统招统分”
的制度,即国家制定招生计划,并对计划内招收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实行教育培养
费全额拨款的制度,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由国家统一支付,学生毕业时,学校根
据主管部门制定的毕业生方案,把每一个毕业生分配到具体的用人单位,毕业生
一般不得跨部门、跨地区分配。这种就业制度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互不见面,
互不了解,但双方都必须服从主管部门下达的分配计划。对于当时的大学毕业生
来讲,“服从国家分配”是必须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时也是衡量大学毕业生
思想的一把尺度。
“统一分配”的大学生就业制度是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它
与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项
目、重点单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在人才非常
短缺的情况下避免了人才的浪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规模的不
断扩大,大学教育的迅速发展,这种“统一分配”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不能适应新
的形势需要,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1978年11月,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的思想路线,各个方面的改革全面铺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劳动人事制
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制度也开始进行改革,并经历了供需见面、双向
选择和自主择业三个阶段。
“供需见面”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通过计划内的供需见面落实毕业生就业,
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并不直接见面。“供需见面”是在“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
还没有被打破的基础上,在具体做法上进行适度修改的一种就业形式,1985年
以后、1989年以前主要采用这一形式。在实行“供需见面”就业形式的阶段,
学生入学后的培养费仍然由国家全部承担,学生毕业后仍由国家负责统一分配。
但在制订分配计划、扩大用人单位选择权、增加分配工作的透明度,以及学校如
何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都做了较大的改革。这种在一定范围内的“供需见
面”的办法对于克服原来“统包统分”的弊端,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起到
了很好的作用,受到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尽管这一制度并没有真正实现毕
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而仅仅是当时新旧制度交替时期的过渡办法,
尚不完善,但它的实行,结束了长期以来指令性计划的分配体制,为高等学校大
学生就业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打下了基础。
“双向选择”是以1989年国务院批准原国家教委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
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又称“中期改革方案”)为标志开始实行的。这种分配制度
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由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进行相互选
择的条件尚不成熟,所以主要由高等学校主导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学校通过向社
会推荐毕业生的方式帮助学生就业。第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双向
选择。这里说的一定范围主要是指:根据国家招生计划统招的学生毕业后在国家
就业方针指导下,由学校推荐,毕业生选报志愿,按照有关规定在一定范围内选
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对经推荐未被录用的少数毕业生,则由本人自谋职
业。在这个阶段,毕业生的就业范围除了特殊规定外,一般按学校的隶属关系在
本行业、本系统、本地区就业。而对于毕业生跨部门和跨地区的就业,则有一定
的政策规定。此外,国家为解决某些边远地区和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行业及重点
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在招生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就业。
调节性计划内招收的委托培养学生,毕业后到合同规定的地区、单位就业,自费
生毕业后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对于用人单位充分发挥用人自主
权,对于毕业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真才实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都起
到了较好的作用。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纲要》明确指出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