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阅读理解——说明方法
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句子: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
第二个句子列了数据,并且把地球和太阳作比较,更加直观地突出了太阳的巨大,增强说明效果。
在说明文中,为了使说明语言更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生动,让说明文更具有说服力、更突出主题,会运用上一些说明方法。说明方法一共有11种。
【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说明。例:证明信是证明某人身份、经历等情况以及证明某件事情真相的专用书信。
作用: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使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揭示事物本质,让读者对说明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例: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比如在阶梯旁栽几丛书带草。
作用:举了……的例子,真实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举了在阶梯旁栽书带草的例子,真实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注重图画美,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3、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列举时间年代不属于列数字)例: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作用: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
列数字说明了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体现了其雄伟,具有说服力,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
4、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例:人民英雄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将纪念碑比作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地说明了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总特点。
5、作引用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例: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作用: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了说服力,又增强了趣味性。
通过引用白居易对荔枝的描述,说明了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增强了说服力。
6、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或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在比较中凸显事物的特征。例: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作用: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把这座桥从没出过事和以前的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作比较,突出了这座桥的坚固。
除此之外,还有分类别、摹状貌、作诠释、列图表、作假设。这些说明方法初中会有所涉及,我们今天需要掌握的是以上6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在人类看来,动物供人玩耍,受人摆布,甚至沦为刀下的食物。其实,有许多动物的头脑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愚钝,有许多动物很聪明,甚至成为数学“天才”,它们懂得计算、计量或数数等等。
珊蝴虫的头脑很不简单,珊蝴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5000万年前的珊蝴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为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可见,也是一天一幅“画”。
生物学家佩珀伯格,曾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耐心训练一只6岁的非洲灰鹦鹉,让它学会了40个英文单词,还能计数。这只鹦鹉能用这些单词说出几十个物件的名称、颜色和形状,还会说出这堆东西的数量。
小小蚂蚁的计数本领也不逊色。英国昆虫学家光斯顿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将一只死蚱猛切成小、中、大共3块,中块比小块大约1倍,大块又比中块大约1倍,放在蚂蚁窝边。蚂蚁发现这些蚱蜢块后,立即调兵遣将,欲把蚱蜢运回窝里。约10分钟工夫,有20只蚂蚁聚在小块蚱蜢周围,有51只蚂蚁聚集在中块蚱蜢周围,有89只蚂蚁聚集在大块蚱蜢周围。蚂蚁数额、力量的分配与蚱蜢大小的比例相一致,其数量之精确,令人惊叹。
美国动物心理学家亨赛尔博士在试验时先给动物以错误的信息,然后观察它们做出的反应。
他曾连续一个月给100只加勒比海野猴每天一次分发2只香蕉,此后,突然减少到分发1只香蕉。此时96%的野猴对这只香蕉多看了一两遍,还有少部分猴子甚至尖叫起来表示抗议。美国动物行为研究者戈丹做过类似的实验:他先让他所饲养的8只黑猩猩每次各吃10只香蕉,如此连续多次。某一天,他突然只给每只猩猩8只香蕉,结果所有的黑猩猩都不肯走开,一直到主人补足10只后才满意地离去。由此可见,野猴和黑猩猩是有数学头脑的。
长期以来,包括科学家在内所有的人一直认为,只有人类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