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

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一.基本信息(必填项)

课程代码:【103651】

课程学分:【4/64】

面向专业:【生物工程】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院系: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使用教材:

主教材【微生物学(第八版)(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沈萍、陈向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01月01日)】

辅助教材【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周德庆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04月)】

【微生物学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第二版),肖敏,沈萍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1日)】

参考教材【微生物学教程(第三版),周德庆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04月)】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1)(103181,(3);生物化学(A)(100711,(4)】

并修课程:【微生物实验(100702,(1.5));微生物学大型实验,109882,(2)】

后续课程:【分子生物学,100792,(3);生物工艺原理,100141,(3)】

二.课程目标(必填项)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中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对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发展曾经并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基础课程,本课程分为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实验部分另有教学大纲)。理论教学主要包括: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发展及方法论,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及生态,微生物系统分类及多样性,微生物生物技术及应用等内容。本课程在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基础上,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运用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如新陈代谢、生物氧化、生物合成等),正确理解微生物的特点及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以下能力: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围绕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系统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独特的结构特点、生理代谢规律、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地位,微生物对人类生产实践的重要意义及对其它学科发展的影响。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形成清晰的微生物学观点,熟悉微生物学研究方法,能够运用微生物知识服务人类生产实践。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拓宽对生命系统的理解,形成正确的生命伦理观和严谨的科学思维,增强探索生命世界的动力。

三.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和支撑矩阵(必填项)

表1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和支撑矩阵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及其支撑强度系数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支撑强度

1.多学科知识应用能力:掌握大学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基本知识,能够综合利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掌握生物工程专业所必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物工程中涉及的生物相关知识。

H

2.复杂工程问题分析能力:具有文献检索的基本素质、掌握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通过系统的实践训练,初步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数据归纳、结果分析的能力。可以对本学科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2.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正确表述生物工程复杂工程问题。

L

4:实验研究能力:掌握具有现代生物化学、微生物发酵与工程、生物工程实验等实验操作技能,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生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生物工程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及实践技能,发现生物工程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验设计方案。

M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生物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2能够针对生物工程生产和实践的复杂工程问题,分析评估生物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L

四.课程内容(必填项)

(一)课程内容结构图

(二)课程内容

表2教学内容及对应的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学时安排

学习应达到的成果

课程目标

模块Ⅰ

微生物学的发展和方法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微生物及其作用

4

了解微生物及其共性,微生物学建立的主要人物与贡献,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位置,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1

第二节微生物学发生、发展和展望

第二章

纯培养

及微技术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4

在了解纯培养、分辨率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分离获得纯培养微生物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常用显微技术(普通光镜/透射/扫描电镜)的基本原理及光镜观察样品的制备。熟悉无菌技术并结合实验课掌握相关操作,熟悉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

1

第二节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模块Ⅱ

各类微生物形态与

文档评论(0)

大学教学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