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十).doc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十).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六年级下语文小升初古诗阅读专项训练十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回乡偶书(其二)

[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从题目中的“______”字可以看出,诗人写这首诗是有感而发,随感所想。

2.诗的前两句中,体现诗人离家数十载,家乡世事变迁的词语是“______”从这两句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

A.悲伤B.慨叹C.凄凉D.哀怨

3.下列对后两句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从人事变化转到了景物描写上,借物是人非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B.诗句运用反衬的手法,以“湖波不改”反衬“半消磨”,加强了诗人的感情

C.诗人写门前的镜湖,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喜爱之情

D.“春风不改旧时波”中“不改”的不仅仅是微波粼粼的镜湖,还有诗人的乡情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尝”的意思是_____,“闻”的意思是_____,“尝闻”写出了人们对_____的关注。

2.“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_____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____的迫切心情。

3.《农家望晴》与《江上渔者》的共同点是: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但在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江上渔者》主要运用_____的手法,《农家望晴》主要运用了_____的手法。

4.用自己的话说说“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结合材料,完成练习。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①得乌金,藏蓄阳和②意最深。

爝(jué)火燃回春浩浩③,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yí)元④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⑤。

但愿苍生⑥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①混沌: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这里指大地。②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③爝火燃回春浩浩: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爝火:小火把。浩浩:本意是形容水势大,这里引申为广大无际。④元:本来。⑤铁石犹存死后心: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于人类。⑥苍生:老百姓。

材料:于谦生平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后先后升为御史、兵部右侍郎。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而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于谦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

于谦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1.诗中能够体现诗人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诗句“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以“_________”称“煤炭”,再以“_________”指煤炭所蓄藏的热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

3.诗中画横线的句子象征意义丰富,寓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是咏物诗,所用写法是_________。表面上是咏_________,实际上是明志向,表达了于谦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和()。

A.《马诗》是一首唐朝五言绝句,而《石灰吟》是一首明朝七言绝句。

B.《马诗》是一首边塞诗,我们可以从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看出。

C.《马诗》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写诗人回忆之前在战场上策马驰骋的激动人心的场景。

D.《石灰吟》一诗中的“浑不怕”的意思是毫不惧怕,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粉骨碎身也亳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E.《石灰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具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