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统编版).pptx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统编版).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亚洲封建国家,包括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南亚笈多帝国和东亚的日本以及朝鲜的演变,理解中古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重难点重点: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建立与发展;日本、朝鲜与中国交流难点:中古时期亚洲的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等史实,认识亚洲文明发展的多元性和相互联系。2.通过时间轴和地图,梳理国家兴起和扩张及日本、朝鲜等国的政治发展脉络;3.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西亚、南亚、东亚文化并存的局面,探究古代帝国的国家治理特点和盛极而衰的原因和经验教训。4通过学习,把握中古时期的亚洲各国与中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和中华文化圈的形成,树立民族自信心,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

中古时期的亚洲建立过程阿拉伯帝国衰落与灭亡南亚与东亚的国家南亚国家东亚国家本课框架统治措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建立过程统治措施评价

中世纪(Middle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当欧洲文明处于“黑暗时代”时,亚洲伊斯兰文明作为东方儒家文明与欧洲基督教文明交流的桥梁,其本身的辉煌成就与东方儒家文明一起主导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美)斯图亚特?戈登:《极简亚洲千年史》。中古时期的亚洲背景:①外族入侵,意欲控制商道,局势紧张;②半岛内部分化严重,社会经济形势急剧变化部落贵族及普通民众渴望统一。创立: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他的言论后来被汇集为《古兰经》,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特点:伊斯兰教(顺从真主)与其他宗教的最大区别是为统一国家而生,伊斯兰教创立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帝国建立扩张的过程,其政权的显著特点是政教合一。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创建伊斯兰教

一、阿拉伯帝国(公元7——13世纪)

(一)建立过程750年阿拉伯帝国全盛时的疆界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632年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7世纪中期起大规模对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1、政治:政教合一,专制集权(1)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2)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其中财务和税务最重要。(3)地方:划行省、设总督。一、阿拉伯帝国(公元7——13世纪)

(二)统治措施材料一: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作为君主的哈里发,集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于一身。哈里发也是伊斯兰的最高精神领袖,直接管理麦加与麦地那这两处圣地,具有裁决纷争的权威。在哈里发之下,设有宰相、枢密院、财政部等,宰相负责协助哈里发统管政务,枢密院掌管令状、文告之起草和颁布,财政部负责税收和支出。材料二:“哈里发”,意为“真主使者的代理人”。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教先后推选出四位继承人,称之为“哈里发”。进入帝国阶段后,哈里发转为世袭制。哈里发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税收与宗教,既是帝国最高元首,又是穆斯林的宗教领袖。

2、经济:工商业发展对外贸易发达(1)国内:经济繁荣,工商业很大发展。(2)外贸:阿拉伯商人在广大地区从事陆、海贸易。(3)城市: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一、阿拉伯帝国(公元7——13世纪)

(二)统治措施材料一:阿拉伯商贸路线图材料二: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美】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3、文化:多元开放、包容创新(1)吸收融合东西方文化。(2)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3)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一、阿拉伯帝国(公元7——13世纪)

(二)统治措施中国造纸术、印度数字材料一: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火药武器等都是经阿拉伯人的手传入欧洲;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也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再如阿拉伯数字是由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人学会以后,加以改造,并于12世纪传入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张曦《中世纪阿拉伯国家经济文化的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