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毒理学完整版本.pdf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物毒理学

第二章动物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1.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对活的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质的物质。

2.毒素:是由活的机体产生的一类特殊毒物,且化学结构尚未完全清楚的一类特殊毒物。

毒素一般按其来源分类:植物毒素、动物毒素、霉菌毒素、细菌毒素(内毒素、外毒素)

3.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易感部位引起有害生物学作用的能力。

毒性参数:

(一)致死剂量

(1)绝对致死量:LD100

(2)最小致死量:MLD或LD01

(3)最大耐变量:LD0

(4)半数致死量:LD50

(5)半数耐受量:TLm

(二)阈剂量或无作用剂量

(1)阈剂量:最小作用剂量:MEL;最低剂量:LOAEL

(2)无作用剂量:NOEL;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NOAEL

(3)日许量:ADL

4.毒作用带:指从生理反应阈剂量开始到致死剂量为止的范围。

急性毒作用带(Zac):LD50与急性阈剂量之比。

慢性毒作用带(Zch):化学毒物的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之比。

吸入中毒危险性指数(Iac)

5.毒性作用

(1)速发作用与迟发作用;(2)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3)可逆作用与不可逆作用;(4)过敏性反应;

(5)高敏感性与高耐受性;(6)特异质反应

6.剂量: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造成损害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7.效应:外源化学物与动物机体接触后引起的有害生物学改变。

8.反应:外源化学物引起出现质效应的个体数量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

剂量—效应关系:是指暴露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在个体或群体中引起某种量效应强度改变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是指暴露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与在某一群体中出现某种质效应的个体在这一群体中所占的

比例关系。

关系曲线有三种:

(1)直线:少见,剂量与反应呈正比;(2)S曲线;(3)抛物线:很多毒物呈双相剂量反应关系。

9.损害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改变是持久的和不可逆的。

10.非损害作用:机体发生的一切生物学变化都是暂时的和可逆的,并在机体代偿能力范围只内。

第三章毒物的生物转运

1.毒物的跨膜转运

(一)被动转运:简单扩散、滤过

(二)特殊转运:主动转运、易化扩散

(三)膜动转运:入胞作用、出胞作用

2.毒物的吸收途径

毒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吸收。

(一)经胃肠道吸收

(二)经皮肤吸收

(三)经呼吸道吸收

(四)经其他途径吸收:如胎盘吸收

1/8

动物毒理学

3.毒物的分布与贮存

分布:化学毒物进入血液后通过各种组织间的细胞膜屏障分布到全身各组织或器官的过程。

有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

贮存:(1)与血浆蛋白结合贮存;(2)与机体中其他组织成分的结合贮存

4.毒物的排泄

(一)经肾脏排泄: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二)经胆汁排泄;(三)经呼吸道排泄;(四)经其他途径排泄:经乳腺排泄、经消化道排泄

5.毒物动力学

经典模型:一室开放模型、二室模型

(1)消除半衰期(t1/2):体内化学毒物血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2)曲线下面积(AUC):血浆毒物浓度-时间曲线下覆盖的总面积。

(3)表观分布容积(Vd):化学毒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染毒剂量与血中毒物浓度的比值。

(4)消除速率常数(Ke):表示体内消除化学毒物的快慢。

(5)总体清除率(TBCL):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毒物的血浆容积。

(6)生物利用度(F):化学毒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

第四章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

1.生物转化:毒物进入体内后,经过水解、氧化、还原和结合等一系列代谢过程,其化学结构和毒性发生

一定的改变,称为毒物的生物转化或代谢转化。

2.化学毒物生物转化方式

(一)氧化反应: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的氧化反应、微粒体黄素单加酶催化的氧化反应、前列腺素

合成酶催化的氧化反应。

(二)还原反应:含氮基团的还原反应、羰基还原反应、含硫基团还原反应、脱卤反应

(三)水解反应:脂类水解反应、酰胺类水解反应、脂肪族水解脱卤反应、环氧化物水化反应

(四)结合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与硫酸结合、与

文档评论(0)

mmhaij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