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季新版1.3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x

2024秋季新版1.3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七上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良渚、陶寺等新石器的文化遗存,知道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教学分析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2024新教材统编版第一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本节课分为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良渚古城与陶寺都城、远古的传说三个板块。

新教材增加了“学史崇德”栏目,更符合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更符合新课标坚持德育在先的理念,更加符合“为党育人,为国育人才”的“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的,新教材增加了“学史崇德”栏目,“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更好地落实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新教材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体现了历史课程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本质。

教学目标

1.通过良渚、陶寺遗址,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理解禅让制的含义。(历史解释)

3.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良渚古城、陶寺都城遗址、禅让制。

教学难点:

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班级优化大师;视频、导学案

(二)教学方法

利用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小组讨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教师成为课堂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问题式教学: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教师出示相关材料,小组合作探究,组长带领学生梳理本课的学习思路,。

情境式教学: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导入:图中巨型雕像塑造的是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形象,他们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及其特点是怎样的?古老的传说中有炎帝、黄帝尧、舜、禹的故事,这些传说又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利用课本导言,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引入本节课课题。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15-p19,找到以下问题答案:(3分钟)

1.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时间、重要特征、以及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2.良渚遗址和陶寺遗址存在的时间、地点、重要特征和意义。

3.简述华夏族形成的过程,炎帝和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的贡献。

4.尧舜禹时期实行什么制度?百姓为什么热爱这三位首领?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

1.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任务一:阅读教材,思考我国早期国家和文明是如何起源的?

起源:

(1)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

(2)人口显著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早期城市逐步形成。高耸的城墙、宽阔的城壕、大型水利设施为城市生活提供安全和便利。

(3)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管理,出现了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依靠社会规范和暴力对内进行管理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

意义: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任务二:你能从以下考古发现,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结论: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祭坛、女神庙和贵族的积石冢,反映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都城

1.良渚古城

任务一:观察良渚古城示意图,结合教材P16内容,谈谈关于良渚古城你有何发现?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示意图

(1)地点:浙江余杭

(2)年代:距今约5300一4300年

(3)组成: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

(4)规模: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5)水利:城的北面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6)社会经济: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出土了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

结论:良渚古城的发现,反映了良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1.良渚古城:

任务二:看图说史

观察下列图片,说说这些文物为我们了解良渚遗址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

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

信息1: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观察下列文物,说说这些文物为我们了解良渚遗址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

相关史事:

良渚文化的玉器上普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87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