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学情评估新人教版.docVIP

宁夏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学情评估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

一、积累运用(35分)

(一)语境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1.文人墨客,吟诗填词,饱含秋意。曹操途登碣石,临风观海:(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李白初出峨眉山,举头望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岑参身处军旅之中,感怀故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翻开古诗的扉页,经典名句犹如秋日硕果、山中珍奇,令人回味无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把思念托与了明月:“(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特的想象中饱含对朋友的牵挂。《次北固山下》中,王湾含蓄地告诉我们时序交替、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给人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的句子是:(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6分)

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

3.“无常”是民间传说中“勾摄生魂的使者”,令人闻之色变。然而,鲁迅记忆中儿时家乡迎神赛会上的“活无常”却风趣幽默、亲切平易,这是为什么?其背后有怎样的情感?请联系全文回答。

(三)成语运用。(4分)

橱窗隔着两个____①____(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的世界。窗外寒风萧瑟,只余一条____②____的街道;窗内____③____(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舒缓的音乐伴着咖啡的香在大厅里缭绕。她____④____地夹起一块糖,却又迟疑着不肯放入杯中,似乎在思考:生活的真味究竟该多一点苦还是甜?

4.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①③处的成语。(2分)

①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5.②④处成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迹罕至谨小慎微 B.车水马龙谨小慎微

C.人迹罕至小心翼翼 D.车水马龙小心翼翼

(四)对联文化。(4分)

6.对联我来写。小宁清明节游览杭州净慈寺时以词语的形式摘录了一副对联,请你帮他将对联还原在下面横线上。

泉声千花满竹里树色百道飞云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境运用。(11分)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文学阅读其实就是“共情”。作者通过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感,但大多不是直接抒情,往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其实就是文学阅读共情的三个层次:字面意思,景物画面,意境的塑造。

①让人阅读时脑海中浮现出这些画面

②并在意境中自己感悟

③进而营造一种氛围——也就是意境

④令读者沉浸于这意境中

⑤用文字勾勒出一幅幅画面

A.⑤①③④②B.②⑤③①④

C.②③①④⑤D.⑤③②①④

8.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筷子,是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从外形上看,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对应着天圆地方。筷子形状较长且厚重,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象征人的“七情六欲”。

筷子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如今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的筷子出现在商朝晚期,那时的商纣王就已经在使用象牙制成的精美筷子了。先秦时期,筷子被称为“”(jiā),逐渐取代了餐叉的历史地位。而到了两汉时期,筷子基本上已经普及到各家各户,此时已改称为“箸”。如今东南沿海地区各种方言仍大量保留这一叫法,如闽东话与温州话。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了“筷子”的叫法。

【材料二】

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却有挑、拨、夹、拌、扒等多种功能,使用方便。可以说,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

下面是筷子的标准握法图解:

【材料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双小小的筷子,也承载了不少的内蕴。

使用筷子都是两根一起,其意为“阴阳和合”“合二为一”,意求圆满,故称“一双筷子”。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的理解。筷子的材质多为木质或竹质。也有用象牙、红木、金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