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练习卷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VIP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练习卷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频发,内忧指的是国内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外患主要是列强的侵略和干涉晚清时期是中华民国成立的关键阶段,救亡图存成为了国家发展的核心任务在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背景下,魏源的《海国图志》展现了中国古代对世界的认识,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通过学习外国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军事技术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康有为主的百日维新强调改革政治制度,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并希望通过这场运动来达到改变中国现状的目的康有为主持百日维新的过程中,对于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鼓励他们学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面为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一部著作的部分目录。该著作的这一章节主要描述的是()

第三章英法联手了,美俄提着篮子来了/54

亚罗号事件,巴夏礼恼了/54

广州开打了,英国议会开吵了/56

马赖事件,拿破仑三世不安了/61

英法联手上树,美俄提篮上场/64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2.如表为19世纪中期部分作品内容摘要。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人物

作品

内容摘要

徐继畬

《瀛寰志略》

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

姚莹

《康輜纪行》

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

龚自珍

《己亥杂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A.知识分子摒弃传统夷夏观念

B.民族危机推动经世思潮发展

C.改革政治制度呼声日渐高涨

D.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共识

3.魏源《海国图志?序》:“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B.中国人民开始全方位学习西方

C.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从此中国的军事走向了近代化

4.有学者认为太平军的地方行政主要充当了估税和征税单位的角色,而农村的社会结构,特别是重要氏族的势力和资源,尚未被以城市为基地的太平军所渗透和控制。该学者意在强调太平天国基层政权()

A.主要职能是征收赋税

B.主要依靠氏族势力实施统治

C.具有显著的城市属性

D.缺乏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控制

5.据1913年《江苏省实业行政报告书》记载,无锡农业总户数142134户,其中养蚕户142005户,占99%。桑园占耕地面积的20%,家家栽桑,户户养蚕。整个近代,无锡的蚕桑业为“江苏全省之冠”,在乡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表明近代无锡()

A.家庭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传统的小农经济彻底瓦解

C.乡村经济呈现转型特征

D.纺织业成为政府支柱产业

6.如表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著作

作者

著作内容

《海国图志》

魏源

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康輶纪行》

姚莹

介绍英法历史,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备

《瀛寰志略》

徐继畬

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

A.清政府彻底摆脱传统的华夷观念

B.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C.开明之士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中国开始全面接受西方文明

7.梁启超在戊戌维新后呼吁:“以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陈独秀也认为:“盖一国人民之智力,不能建设共和,也未必宜于君主立宪,以其为代议制则一也。”二者都认为()

A.传统伦理束缚了国人 B.思想启蒙势在必行

C.西方代议制存在弊端 D.共和制优于立宪制

8.如表所示为1873—19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产值及所占出口总值比重的变化情况。据此可推知,该时期中国()

年份

各种商品出口总值/千元

农产品出口总值/千元

农产品所占比例

1873

148449

2866

2.6%

1893

181713

28423

15.6%

1903

333961

89496

26.8%

1910

593337

231957

39.1%

A.积极融入世界市场 B.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C.大力发展海外贸易 D.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9.如表为晚清财政收入中关税厘金(厘金主要面向工商业群体征收)变化情况。

年份

数额(万两)

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

1891

3711

41.08

1903

5340

50.90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近代经济转型进程艰难

B.政府陷入严重财政危机

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转变

D.对外经济依附程度提高

10.有学者称“晚清学术界之风气,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有要边防”,以下最能够支持该学者观点的是()

A.魏源提出“师夷长技” B.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C.康有为主持百日维新 D.孙中山宣传三民主义

11.以下两幅图片是近代中国人编写的两部书的书影,这说明这一时期()

1844年成书,介绍世界五大洲的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论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848年编纂,系统介绍当时世界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

A.晚清政府鼓励官员翻译外国的书籍

B.提出了中国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初步提出学习西方以求自强的主张

D.仿效西方国家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12.魏源编纂《海国图志》时,林则徐将《四洲志》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