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VIP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导学案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1.了解法西斯主义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认识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史料实证)

2.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历史事件,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程和特点。(时空观念)

3.掌握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和联合国的建立,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历史解释)

4.通过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分析与理解,增强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点的认识,立志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家国情怀)

知识点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法西斯主义

(1)形成

意大利

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德国

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

名称具有很强的诱惑性和欺骗性

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日本

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2)表现: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法西斯主义的终极目的

2.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亚洲

背景

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

过程

①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②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以广田弘毅组阁为标志

(2)欧洲

背景

①经济大危机使德国经济落入低谷,社会各阶层对政府失去信任

②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煽动民族复仇主义,种族狂热和对外扩张得到广泛支持

过程

①1933年,纳粹党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

②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③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至此,在亚洲和欧

意、德、日结成侵略性军事政治集团,又称轴心国集团

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

3.绥靖政策

(1)背景: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2)表现:英法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3)影响: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1.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

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特点是一党专政,其取得政权的途径是非法的。(×)

3.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根源于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

4.1933年,纳粹党上台执政,标志着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阅读“希特勒和纳粹党成员在街上巡逻”图及文字说明(见教材P100):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提示希特勒和纳粹党成员在慕尼黑街上巡逻以显示力量,反映了德国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啤酒馆暴动”失败,说明当时纳粹党的力量还很薄弱。

?阅读“史料阅读”(见教材P101):希特勒、墨索里尼、近卫文麿追求的共同目标及实质是什么?

提示共同目标:发动战争,对外侵略扩张;“打破现状”即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英、法、美等国争霸世界。

实质:极端民族主义或法西斯主义。

?绥靖政策是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的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摘自教材P102)。绥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实质是牺牲别国的利益安抚侵略者,以换取本国和平与安全。

知识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阶段

主要事件

局部战争

(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2)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这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全面爆发

(1)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全球阶段

(1)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2)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同盟国家协同作战

大战结束

(1)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2)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3)中国抗战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的过程。(√)

2.七七事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随后战争迅速扩展到全球范围。(×)

3.《联合国家宣言》实现了反法西斯国家的政治、军事、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