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凯里市概况——考凯里事业单位必备.pdfVIP

贵州省凯里市概况——考凯里事业单位必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省凯里市概况

时间:2011-04-2108:27来源:未知作者:时事政治学习网编点击:713次

凯里市位于贵州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东抵台江县,西抵福泉市,

西南抵麻江县,南抵丹寨县,东南抵雷山县,北抵黄平县。东起三棵树镇挂丁南

高村,西至炉山镇大田白腊村,地跨东经107°40′58″-108°12′09″,北

纬26°24′13″-26°48′11″,长

区域概况

凯里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贵州省第

五大城市。市内有苗、汉、侗等民族。辖2乡8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城市

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凯里市是一个以苗,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少数民族占74%,其中苗族占63%,是全国少数民族比重最大的城市之一。

“苗岭明珠”凯里

凯里是一片古老神奇,美丽富饶的绿色土地,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主要矿藏

有煤、铁、铅、锌、铝土矿、硅石岩等,其中硅石中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8%,名

列西南之冠。正在探明储量的有石油、天然气。

凯里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让游人赞叹流连。曾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

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

市”称号,同时被列为20座“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和谐之城”之一.

市区位于中部,东距台江县城54公里(公路行程,下同);西距省城贵阳

市197公里,距都匀市80公里;南距雷山县城45公里,丹寨县城70公里;北

距黄平县城80公里,镇远县城152公里。区号:0855。拼音:KailiShi。苗语

谐音,译为农田耕种而成的都城。

气候特征

凯里夜景

凯里市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较高,

中部和东北部较低,最高处海拔1447米,最低处海拔529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

风气候,年均气温16.1℃,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零下4-7℃,年均日照1289小

时,年均降水量1243毫米,无霜期282天。

民族人口

凯里市居住着苗、汉、侗、仫佬、畲、布依、水、彝、壮、瑶、满、回、蒙

古、景颇、佤、黎、东乡、纳西、仡佬、京、朝鲜、土家、白、傣、藏、拉祜、

维吾尔等民族和革家、西家等待定民族。这些民族中,仫佬族、苗族、汉族、畲

族及革家、西家是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33.9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75.78%,其中苗族人口28.3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3%。

行政区划

凯里地图

凯里市辖6个街道、7个镇、2个乡:城西街道、大十字街道、西门街道、洗马

[1]

河街道、湾溪街道、鸭塘街道、三棵树镇、舟溪镇、旁海镇、湾水镇、炉山镇、

万潮镇、龙场镇、凯棠乡、大风洞乡。

历史沿革

凯里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属牂牁(牂柯),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属且

兰,隋、唐属宾化县,宋属合江州。明、清时期置清平堡、司、卫、县或凯里司、

卫、县。民国三年改称炉山县,1958年复称凯里县,1983年设立凯里市。几百

年来,生活在凯里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民族文化。

凯里市原为炉山县。炉县汉为故且兰地,元朝时麻峡〔今麻江县〕县地。明

洪武初年置清平堡,二十年〔1389〕置清平长官司,三十年〔1397〕改为清平卫。

明弘治七年五月〔1494〕置清平县,隶都匀府。清康熙七年〔1668并入麻哈〔今

麻江〕州,十一年〔1672年〕复置清平县,四十一年〔1702年〕凯

贵州凯里车江侗寨

里安抚司并入清平县。民国二年〔1914〕清平县改为炉山县。

1949年11月炉山县获得解放,中共炉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同时宣告成立。

同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宣废除旧的乡、镇公所,建立新的乡、镇人民政府。1950

年,废除保甲制度,建立村级人民政权。1951年1月27日,在中央慰问团的关怀

下,凯里区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为贵州省第一个苗族自治区。1952年9月,炉

山县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1956年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确

定凯里为州府所在地。1959年1月,炉山县、麻江县、雷山县、丹寨县合并为凯

里县,1961年8月4日县相继分置,炉

文档评论(0)

139****8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硕士生导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