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恶性肿瘤各阶段的临床意义.doc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恶性肿瘤各阶段的临床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恶性肿瘤各阶段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討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在疾病不同阶段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LElitePro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75例恶性肿瘤患者早、中、晚三期以及40名健康对照组受试者血浆DD。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早期、中期、晚期血浆DD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肿瘤早期与中、晚期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中期和晚期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不同的病程期间血浆DD与病情严重情况呈正相关。

标签:血浆D-二聚体;恶性肿瘤

血浆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其含量增高反映机体高凝状态和纤溶系统被激活。D-二聚体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其中许多恶性肿瘤患者在不同的病程中凝血功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为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性疾病。我们采用ACLElitePro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了75例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血浆DD的含量及阳性率,意在探讨恶性肿瘤在进行性发展过程中血浆DD检测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恶性肿瘤病例组75例,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均为早期、中期患者),患者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28~77岁,平均53岁,其中食道癌3例,胃癌7例、原发性肝癌17例、肺癌11例、肠癌20例、卵巢癌8例、乳腺癌6例、恶性淋巴瘤3例。恶性肿瘤经病理组织学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健康对照组为来我院健康体检者40名,其中男性22名,女性18名,年龄25~71岁,平均51岁,体检肝肾功能均正常,无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并排除其他影响凝血功能的疾病和使用药物。

1.2 方法:

标本采集,空腹采取静脉血1.8ml,加入含109mmol/L枸盐酸纳0.2ml抗凝剂的真空抗凝试管中立即混匀,3000r/min离心15分钟后取血浆备用。

1.3 仪器与试剂:

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LElitePro型全自动血凝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二聚体试剂由美国InstrumentatationLaboralory公司提供,操作方法严格按照SOP文件执行。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完成,检测结果以±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各组资料的差异。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DD测定结果比较,恶性肿瘤组血浆DD升高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Ⅰ)。

2.3由表II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得出:

早期与中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D测定结果x2=58.2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大多伴有凝血和纤溶的异常,血浆中D-二聚体往往升高[1]。其发生机制主要在于肿瘤细胞表达了多种组织因子,过多的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促进了凝血发生。其次,肿瘤组织内部错综复杂的结构也改变了整个纤溶系统,纤溶酶原激活物广泛表达[2]。制平衡被打破,导致肿瘤患者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血浆D-二聚体是反映继发性纤溶的良好指标,特别是在恶性肿瘤患者这种特殊的病程当中,Blackwell等[3]大肠癌患者D-二聚体的水平时发现,D-二聚体的基础水平和肿瘤标志物、肿瘤负荷、转移灶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我们本次研究也发现,在大多数恶性肿瘤的早期D-二聚体升高不是很明显,仅有恶性淋巴瘤及少数患者早期D-二聚体浓度增高明显。从本次研究发现,随着恶性肿瘤的进行性发展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早期与中期,早期与晚期D-二聚体浓度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在恶性肿瘤中期和晚期在没有进行相应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大多都呈急剧升高趋势,考虑为肿瘤细胞在进行扩散时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分泌大量组织因子,血小板活性增加等,进一步导致纤溶系统过度激活使得D-二聚体迅速增加[4]。

综上所述,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期间,持续监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反映出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为临床提供宝贵的时间做出针对性治疗措施,延缓患者的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黄学梅,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8(33)15期:111-112

[2].张乐等。大肠癌临床分期及中医证型与血浆D-二聚体的相关研究【J】.泽江中医杂志.2010.45(2):96-97.

[3].BlackwellK,HurwitzH,LiebermanG,etal.CirculatingD-dimerlevels

文档评论(0)

胖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档大家享受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