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不同药物组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随机对照研究.doc

不同药物组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随机对照研究.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药物组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随机对照研究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属于特异基因、染色体核型改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占据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10%左右,其临床表现为出血、血细胞减少,有10%~20%的患儿死于早期出血[1]。全反式维甲酸(ATRA)可抑制APL细胞特异性分化,三氧化二砷(ATO)可诱导APL细胞凋亡,但单纯使用ATRA治疗易出现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临床常采用ATRA+ATO联合治疗,但接受静脉ATO治疗需较长住院时间,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复方黄黛片属于砷化合物,具有益气活血作用,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为提高APL患儿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比分析ATRA+ATO、ATRA+复方黄黛片在APL患儿中的临床疗效,为APL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1例APL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17(9.16±2.16)岁,体质量指数13~22(17.68±1.25)kg/m2。研究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2~16(9.03±2.27)岁,体质量指数12~23(18.04±1.37)kg/m2。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APL诊断标准[2];首次确诊;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认知功能正常者;所有病例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白血病;对ATRA、ATO存在禁忌证者;合并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过敏体质者。

1.3方法对照组予以ATRA(山东良福集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规格:10mg)+ATO(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规格:5mg)治疗,用法用量:第1~4周口服ATRA25mg/(m2·d),连续服用14d,间歇14d。第5~12周静脉滴注ATO,每次剂量为0.16mg/kg,1次/d,连续治疗14d,间歇14d。研究组予以ATRA+复方黄黛片(天长亿帆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规格:0.27g)治疗,第1~4周ATRA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第5~12周口服复方黄黛片,10片/次,3次/d,连续服用14d,间歇14d。

1.4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3]: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早幼粒细胞≤5%,原粒细胞≤5%;有效:临床症状改善,5%早幼粒细胞≤20%,5%原粒细胞≤2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早幼粒细胞比例、血液学缓解所需时间、凝血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4)凝血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集所有受试者空腹外周静脉血6mL,用离心机离心15min(3500r/min)分离血清后置于-80℃冰箱保存。使用HISCL-5000超敏发光免疫分析仪(日本希森美康公司)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水平。(6)血清微小RNA-218(miR-218)、Bim-1水平:于治疗前后采用Trizol试剂(美国Invitrogen公司)分别提取两组血清总RNA,按照反转录试剂盒(北京天根生化)进行反转录,参照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北京天根生化)进行扩增反应,并采用2-ΔΔCt法检测miR-218、Bim-1、mRNA水平。(7)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维甲酸综合征、头晕头痛、关节酸痛。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8例;研究组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2例。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8,P=0.039)。

2.2两组临床指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白细胞计数、早幼粒细胞比例降低,血液学缓解所需时间、凝血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缩短(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2.3两组血脂代谢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血脂代谢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LDL-C、TG水平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血脂代谢指标比较

2.4两组凝血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AT、TM、PI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凝血功能比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