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新技术
未来汽车技术发展
近期汽车技术发展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先进发动机,提高燃烧效率节能减排目标发展汽车轻量化技术汽车节能减排的3种主要途径
博世公司的汽车动力能源技术发展路线图
不同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全过程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
汽油柴油LPGCNGCBG乙醇(SB)乙醇(小麦)乙醇(纤维素)乙醇(蔗糖)MTBE,TBE生物柴油合成柴油(天然气)合成柴油(煤)合成柴油(木材)二甲醚(天然气)二甲醚(煤)二甲醚(木材)WTW温室气体排放量(gCO2/km)WTW总能耗(MJ/100km)一般来说,替代燃料能源效率低于传统燃料。
各种先进动力系统轿车的燃油经济性比较
福特公司对主要车用动力进行的热效率分析复合涡轮增压重型直喷柴油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重型直喷柴油机小型高速直喷式(HSDI)柴油机预燃室式非直喷式(IDI)柴油机直喷火花点燃(DISI)稀燃分层DISI稀燃均质DISI理想化学配比火花点火(SI)点喷射与理想化学配比燃气涡轮增压发动机最高热效率(%)
欧洲汽油动力与柴油动力系统轿车燃油经济性比较
各种动力的有效热效率
主要国家的柴汽比及柴油乘用车比重柴汽比柴油车比重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
目录1.汽车发动机历史回顾2.发动机进排气控制新技术3.燃油缸内直喷(GDI)技术4.发动机均质充量压缩燃烧技术5.可变压缩比(VCR)技术6.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
1.汽车发动机历史回顾
1-机油泵链轮;2-空调压缩机;3-活塞;4-排气歧管;5-气门;6-凸轮轴;7-挺柱;8-喷油器;9-发电机;10-进气歧管;11-导向轮;12-水泵;13-动力转向油泵;14-油底壳发动机整体构造图
1.汽车发动机历史回顾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经历了蒸汽时代、化油器时代和电喷时代,其中奥托提出了内燃机的四冲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1.汽车发动机历史回顾四冲程发动机工作流程图
1.汽车发动机历史回顾化油器优点有:能够将内燃机的油气比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上,不论天候、温度,永远进行着一成不变的工作。而且化油器的成本低、可靠度高,维修、保养容易。缺点:在冷车启动、怠速运转、急加速或低气压环境等,这样固定的供油方式实际上并无法全面满足引擎的运转需求,甚至可能因而产生黑烟、燃烧不全与马力不足等状况。
1.汽车发动机历史回顾电喷发动机系统组成最大优点就是燃油供给控制十分精确,让引擎在任何状态下都能有正确的空燃比,不仅让引擎保持运转顺畅,其废气也能合乎环保法规的规范。
2.发动机进排气控制新技术1.可变气门正时技术1)VTEC技术2)VVT-i技术3)Valvetronic技术2.可变长度进气歧管3.电子节气门技术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变气门定时技术VVT(VariableValveTiming)指的是发动机气门升程和配气相位定时可以根据发动机工况作实时的调节。VVT技术可分为3种:可变相位(phase)技术,可变升程(lift)技术,以及可变相位和升程技术。代表性的VVT技术是本田公司的VTEC(VariableValveTimingandValveliftElectronicControlSystem),丰田公司的VVT-i和宝马公司的Valvetronic技术。
VTEC技术VTEC配气机构整个VTEC系统由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ECU接收发动机传感器(包括转速、进气压力、车速、水温等)的参数并进行处理,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电磁阀调节摇臂活塞液压系统,从而使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工况下由不同的凸轮控制,影响进气门的开度和时间。
VTEC技术VTEC系统工作原理发动机低速时,小活塞在原位置上,三根摇臂分离,主凸轮和次凸轮分别推动主摇臂和次摇臂,控制两个进气门的开闭,气门升量较少,情形好像普通的发动机。虽然中间凸轮也推动中间摇臂,但由于摇臂之间已分离,其它两根摇臂不受它的控制,所以不会影响气门的开闭状态。
VTEC工作原理VTEC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在中低速工作时,控制系统使主、副摇臂与中间摇臂分离,利用两侧的低速凸轮A、B驱动主、副摇臂,压动气门开启。中间摇臂在弹簧的作用下与中间凸轮(高速凸轮)一起转动,但此时由于没有油压作用于同步活塞,所以中间摇臂与气门的开闭无关。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控制系统使摇臂内部的液压活塞沿箭头方向移动。此时主、副及中间摇臂在同步活塞的作用下连成一体,均由中间凸轮(高速凸轮C)来驱动,从而获得高功率所需的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
VTEC技术i-VTEC系统构成i-VTEC系统是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添加一个称为“可变正时控制”VTC(Variabletimingcontrol)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