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考情分析
试题情境
生活实践类
安全行车,生活娱乐,交通运输,体育运动(如汽车刹车,飞机起飞,电梯运行,无人机升空)
学习探究类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速度的测量,加速度的测量,追及相遇问题
第1课时运动的描述
目标要求1.了解质点和位移的概念,知道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2.了解参考系的作用,会在实例中选择合适的参考系。3.掌握速度、加速度的概念,体会比值定义法和极限思想。
考点一质点、参考系和位移
1.质点
(1)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参考系
在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叫作参考系,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
(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它是标量。
(2)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它是矢量。
(3)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体积很大的物体,一定不能视为质点。(×)
3.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4.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例1(2023·宁夏固原市期中)下列关于运动学概念的论述,正确的是()
A.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硬币可以看作质点
B.运动员掷铅球的成绩为4.50m,指的是铅球的位移大小为4.50m
C.运动员跑完800m比赛,指的是路程为800m
D.阅兵仪式空中梯队通过天安门上空时,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地面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时,可以将物体看作质点,而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时,硬币不能被看作质点,故A错误;掷铅球的成绩为
4.50m,指铅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4.50m,故B错误;800m是运动员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指路程,故C正确;以编队中的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地面上的观众处于运动状态,故D错误。
例2(2022·辽宁卷·1)如图所示,桥式起重机主要由可移动“桥架”“小车”和固定“轨道”三部分组成。在某次作业中桥架沿轨道单向移动了8m,小车在桥架上单向移动了6m。该次作业中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
A.6mB.8mC.10mD.14m
答案C
解析根据位移概念可知,该次作业中小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x=eq\r(x12+x22)=eq\r(82+62)m=10m,故选C。
考点二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物体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即eq\x\to(v)=eq\f(Δx,Δt),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位移的方向。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其方向是物体在这一时刻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4.平均速率:物体运动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1.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或该位置的运动方向。(√)
2.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叫平均速率。(×)
3.一个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0,平均速率也一定为0。(×)
4.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例3(2021·福建卷·1)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途经双乳峰附近的M点和玉女峰附近的N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游客从M点漂流到N点的路程为5.4km,用时1h,M、N间的直线距离为1.8km,则从M点漂流到N点的过程中()
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5.4km
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5.4m/s
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m/s
D.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
答案C
解析根据位移的定义,从M点漂流到N点的过程中,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x=1.8km,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大小v=eq\f(x,t)=eq\f(1800,3600)m/s=0.5m/s,选项A错误,C正确;平均速率v′=eq\f(s,t)=5.4km/h,选项B错误;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5m/s,选项D错误。
例4折返跑是经常被用来评量心肺耐力的简易测验方法之一,是一种特别适合篮球等需要短距离折返运动的运动员常见训练方式。某运动员以v1=4m/s的速度向东运动了5s后到达A点,在A点停了5s后,又以v2=6m/s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5s后到达B点,则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A.eq\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doc
- 2024年四川省眉山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doc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4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doc
- 2024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 2024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章第2课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教师版).doc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章第3课时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多过程问题(教师版).doc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章第5课时 实验一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师版).doc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章微点突破1 追及相遇问题(教师版).doc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2章第1课时 重力 弹力 摩擦力(教师版).doc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2章第2课时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师版).doc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2章第3课时 牛顿第三定律 共点力的平衡(教师版).doc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2章第4课时 专题强化 动态平衡和临界 极值问题(教师版).doc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2章微点突破2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教师版).doc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3章第1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教师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