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金会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利用现状分析.docxVIP

高校基金会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利用现状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高校基金会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利用现状分析

?

?

张萌

摘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95家高校基金会公众号页面内容进行观察研究,以系统性、客观性和定量化方式分析高校基金会公众号的现状,并进一步从形象塑造、内容策划以及互动参与三方面探讨高校基金公众号的公益传播策略。

关键词:高校基金会;公益传播;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和互联网模式不断创新,我国网民规模继续持续平稳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简称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46.7%)9.1个百分点。[1]在此过程中,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广泛使用为公益传播带来新的变革。微信公众号自2012年上线以来,许多公益组织、机构和个人纷纷利用其进行公益传播,与用户开展互动沟通,基于微信的公益传播迎来了全新的发展。目前,高校基金会作为国内非公募基金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支持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然而,高校基金会与国内其他公益组织相比,对公众号的重视和使用显得相对不足,平台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完善和形式不新颖三大主要问题。因此,高校基金会如何在公众号上实现高效公益传播,树立品牌形象,促进筹资活动进行值得分析探究。另外,笔者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发现,现有文献主要从理论上辩证地分析自媒体对高校基金会公益传播的作用,很少对其进行系统量化的分析与论述。

一、研究思路

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成立数量迅速增长,截至2017年11月,全国高校基金会总数已经达到537家,且数量还在持续增长中。[2]本研究以立意抽样仅在微信中搜索“教育基金会”、“教育发展基金会”与“大学教育基金会”为关键词的账号,统计得出的所有高校基金会数量为212个,其中通过认证的是195个。本研究选取195家通过认证的公众号作为研究样本,一是保证研究样本信息的真实性;二是保证研究结果的可信性。

二、现状分析

(一)形象塑造方面

高校基金会公众号的形象塑造主要包括公众号名称、头像、组织信息、内容载体、公开度、透明度、互动參与、内容类型和内容更新频率九个指标。

根据表1中各指标的数据,高校基金会的公众号名称基本上都着重强调相对应的高校名称及基金会字样,简明地呈现出基金会的最基本信息,辨识度较高。少部分高校基金会与校友会共用同一账号,并只突出高校名称与校友会字样。其中,较为特殊的首经贸大学只突出校名(“为首经贸点赞”),东北大学只突出基金会名称(“张学良教育基金会”)。在对高校基金会公众号头像进行分析时发现,各基金会基本上能够呈现出符合组织定位与文化的头像,但没有灵活地运用到其传播内容、图片信息及视频中,构建组织辨识度。在微信上,92%的高校基金会呈现了宗旨及服务对象,70%左右的高校基金会呈现了服务领域以及具体事项,超过70%的高校基金会公开了其地址及电话,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能增加受众对其的信任度与好感度,帮助两者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高校基金会在公众号上基本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内容,仅有4%的高校基金会由影音信息呈现。公众号的优势是集看、听、说于一体,由上述分析可见,高校基金会并无充分有效地利用公众号的优势进行公益传播,进而提升自身的公益影响力。

(二)内容策划方面

据表2的数据可分析得出,高校基金会在公众号上的内容类型主要集中于基金会介绍、公益新闻、组织活动及其他活动公告,而公益咨询、感想、人物等其他趣味性话题较少。在对公众号近半年更新频率的分析中发现绝大部分高校基金会内容更新频率教低,多集中在“几月多次”、“一月多次”或“不更新”,内容更新不及时问题的长期积累容易降低用户黏度,导致“取关率”有所上升。

(三)受众互动方面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最终接受者,也是组织的参与者。高校基金会与受众互动而建立的亲密关系可帮助塑造基金会形象,并强化公益传播作用。由表1可分析得出,高校基金会在公众号上缺乏线上互动方式,与受众沟通较少,没有形成良性的沟通机制。虽然75%的高校基金会能够通过线上捐款,但筹款金额寥寥可数,可见尚未形成完善的受众参与机制。

三、研究发现与建议

(一)形象塑造方面

高校基金会多能呈现出组织基本信息,促进公众对基金会的了解与辨识。高校基金会在公众号的主页中说明基金会的简介、章程、组织机构、联系方式以及具体筹资项目等,可以使公众详细了解基金会的运作情况,提高基金会信息的公开度与透明度,促进基金会与公众间关系。

195家高校基金会公众号在形象塑造方面并无太大差异,大部分高校基金会都能呈现出组织的基本信息,部分信息不足的组织也多提供官网链接,帮助公众通过官方网站进行了解。有鉴于此,本研究建议高校基金会充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5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