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分析-认知、自我、人格的观点.docxVIP

青少年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分析-认知、自我、人格的观点.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青少年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分析

认知、自我、人格的观点

?

?

?

?

?

??

?

?

?

刘学义尚亚飞赵荣军摘要:当前,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青少

年抑郁症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本文章拟从导致青少

年抑郁的内部原因着手进行深入讨论,包括认知、自我和人格等方面,希望能对青少年抑郁

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有所帮助。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认知自我人格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据统计,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取样调查的资料表明,出现抑郁症状的中学生的比例为32.19%,冯正直对重庆和四川省初一至高三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抑郁发病率为42.3%,其中轻度抑郁为14.6%,中、重度抑郁分别占15.3%和12.4%,重点中学学生抑郁症流行率为40.4%,普通中学为39.5%,形势极其严峻。在我国每年28.17万起的自杀案例中,有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因此,分析抑郁症的成因,对于为抑郁症患者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疗建议,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有着极为重要意义。而青少年群体所处的人生阶段、环境及压力来源均与其他群体不同。因此,青少年产生抑郁的原因有一定的特殊性,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讨论。

目前,人类对导致抑郁症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通常认为抑郁症是各种遗传、心理和环境等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心里快速发展时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往往在短时间内从一个极端转移到另一个极端,毫无疑问跟内部心理不成熟有重大关系。因此,此篇文章主要探讨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内部心理因素,主要从认知、人格和自我三方面探讨对抑郁症产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希望能够对青少年抑郁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有所帮助。

1.青少年抑郁症产生的认知原因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一生当中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其生理快速发展接近成人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其极易出现认知偏差。看问题往往非对即错,以偏概全,而且经常出现因为某位英语老师的批评而不喜欢英语老师进而不喜欢英语课,最后发展为讨厌文科这种情况。对青少年的学习、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在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还有个体内部认知因素的影响。同样,在抑郁症产生的过程当中,认知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精神病学家把抑郁看作是消极性认知的结果,非常强调患者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信念的作用。研究者认为,影响青少年抑郁的认知因素主要有认知歪曲、归因方式等。

1.1认知歪曲

当代最为重要的关于抑郁的认知理论当属阿伦·贝克(AronBeck),根据其对抑郁症患者的幻觉、妄想及梦的研究提出的消极自我图示(nega-tive-self-scheme)模型,该模型认为,认知歪曲在抑郁的产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抑郁是三种主要认知图式被激活的结果。这三种认知图式是:消极看待自身,消极看待周围环境,消极看待自己未来。这些认知图式使个体以特有的方式看待事物,从而产生与抑郁状态相联系的各种现象,如抑郁心境、意志消沉、回避的愿望、自杀念头、依赖性增加等。这些消极的认知图式起源于童年期的经历(如父母的丧失、接连不断的灾难、同伴拒绝、老师的批评等生活事件)。潜藏于个体的潜意识里面,平时不被发现,一旦遇到相似的情境就会被激活。进而,这些消极的认知图式成为一种原动力推动个体产生[来自Www.lw5U.com]认知歪曲,导致他们对现实产生错误的知觉,不断使他们产生一种无价值感。

贝克描述的认知歪曲主要有以下几种:

随意推论——在缺乏或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得出某个结论。

选择性提取——根据情境中某个片面因素而不是众多因素的处某个结论。

过度概括——根据某个不重要的实践得出一个总的概括性的结论。

放大或缩小——把事物推向两个极端。

极端化思考——以“全或无”的思维方式思考,要么全对,要么全错。

贝克认为,这些消极的认知图示和认知歪曲共同导致并维持着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1.2归因方式

归因方式的某些特征可能导致人们抑郁的产生。如果个体倾向于把坏事件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持久的和整体的原因,而把好事件的原因归结为他人的、暂时的和局部的原因,则有较大的可能性要表现出抑郁。归因于抑郁的关系最早源自习得性无助的研究,由于早期的习得性无助过于强调环境的作用而相对忽视了情境中意识成分的参与,塞利格曼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修订理论,即个体解释形态理论。塞利格曼及艾布拉姆森(Abramson)的研究表明,把失败归因于自我(内部原因)会导致自尊降低,把失败归因于不会随时间而改变的原

文档评论(0)

有志者事竟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416315100005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