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历史学科教学计划.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秉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历史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本教学计划致力于通过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培养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过程中,汲取智慧,塑造品格,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一)知识基础

1.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接触了中国古代史的部分内容,但知识体系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他们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

2.部分学生可能对历史有一定的兴趣和积累,但更多的学生可能将历史视为单纯的记忆学科,缺乏对历史内在逻辑和意义的思考。

(二)学习能力

1.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逐渐增强,但在分析复杂历史问题、解读史料、构建历史框架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引导。

2.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参差不齐,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和提升。

(三)学习态度

1.大多数学生对历史故事和传说表现出一定的好奇心,但对于枯燥的历史史实和理论可能会感到乏味,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

2.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历史知识繁多难以掌握,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三、教材内容分析

(一)整体结构

1.教材按照时间顺序,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直讲述到清朝前期,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脉络。

2.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各章节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重点内容

1.政治制度的演变,如从世袭制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

2.经济的发展,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进步以及经济政策的影响。

3.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如儒家思想的发展、科技成就、文学艺术等。

(三)教材特点

1.注重历史的时序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

2.强调史料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思维。

3.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思考当今社会的发展。

四、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1.各个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如秦的中央集权制度、唐的三省六部制等。

2.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影响因素,如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商业城市的兴起。

3.文化领域的杰出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如儒家思想的演变、唐诗宋词的繁荣。

(二)难点

1.深入理解政治制度演变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其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

2.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社会原因,如封建土地制度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3.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培养学生客观、全面的历史评价能力。

五、四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叙述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史实、人物和事件,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发展线索。

2.熟练运用历史地图、图表和文献资料,提取关键信息,分析历史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探究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经历历史研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论证和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敬仰和自豪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2.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学科素养目标

1.形成清晰的时空观念,能够准确地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下进行分析。

2.培养扎实的史料实证意识,学会辨析不同类型的史料,运用可靠的史料来论证和阐述历史观点。

3.提升精准的历史解释能力,能够对复杂的历史现象和事件进行科学、合理、多角度的解释和评价。

4.涵养深厚的家国情怀,理解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六、课时进度表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3课时

第1课时: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第2课时:夏商周的更替与政治制度

第3课时:早期国家的经济与文化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2课时

第1课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与纷争

第2课时:各国的变法运动与社会变革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2课时

第1课时:秦统一的条件与过程

第2课时: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与中央集权制度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3课时

第1课时: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第2课时: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第3课时:东汉的兴衰与统治措施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3课时

第1课时:三国鼎立与西晋短暂统一

第2课时:东晋与南朝的政治与经济

第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