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融与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docx

微波消融与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微波消融与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

?

?

?

?

?

??

?

?

?

【摘要】目的分析微波消融与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4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给予对照组微创旋切手术,给予观察组微波消融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乳房美观程度优良率、血清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瘢痕大小)、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乳房美观程度优良率、血清指标(NE、E)均优于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大多采用微波消融与微创旋切手术两种治疗方式,这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都十分显著,但微波消融术不管是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还是乳房美观程度均比微创旋切手术更优,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波消融;微创旋切手术;乳腺良性肿瘤;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乳房美观程度优良率

乳腺良性肿瘤是女性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大多数患者都是青年,很多患者临床症状在初期并不明显,肿物随着病情的恶化迅速生长,如果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就会发生癌变。随着近些年来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更新,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治疗中不仅广泛的使用微创旋切手术,也逐渐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各种实体肿瘤,这两种治疗方式对于乳腺良性肿瘤疾病来说都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1]。本研究分析了微波消融与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微波消融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4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选择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年龄25-48岁,均龄(34.15±2.34)岁;观察组年龄26-50岁,均龄(35.26±2.64)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治疗对照组使用微创旋切手术。仰卧,麻醉选择静脉输注丙泊酚,利用彩超再次确定肿物的位置、大小、数目,并做好记录,然后对切口位置和进针方向进行确认,切口一般选择在比较隐秘的位置如下皱襞、乳晕区域等,在彩超的辅助下切除全部肿块,通过彩超探查无肿物残留,缝合和包扎创面。

1.2.2观察组

治疗观察组使用微波消融。仰卧,麻醉选择静脉输注丙泊酚,利用彩超再次确定肿物的位置、大小、数目,并做好记录,利用一次性巴德16G活检针穿刺肿物,然后送检,确诊为良性肿瘤后,实施消融。在彩超的辅助下确定进针位置和方向,逐个对肿物进行多点消融,血流信号在彩超显示中消失,热量生产的强回生把肿物全部覆盖,完成消融。确保穿刺针尖整个手术过程都能通过超声观察到,微波消融的基本原则为由小到大、由深到浅、移动消融。

1.3指标观察

(1)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瘢痕大小评价。(2)对比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发生总例数/总例数×100%。(3)对比两组乳房美观程度优良率。以Harris标准评价,优:瘢痕不明显,乳房对称且无显著差异;良:瘢痕相对明显,乳房外观有差异;差:乳房出现变硬、挛缩等症状,瘢痕显著,不对称且差异大。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4)对比两组血清学指标。以NE、E评价[2]。

1.4统计学分析

SPSS20.0处理数据,(±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临床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瘢痕大小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临床指标(±s)

分组

例数

手术时间

(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愈合时间(d)

瘢痕大小

(mm)

观察组

73

15.24±1.43

4.16±1.65

4.13±1.64

2.65±0.32

对照组

73

34.26±2.75

11.32±2.58

7.35±2.55

30.31±2.54

t

52.428

19.975

9.074

92.312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47%)<对照组(20.54%),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n,%)

分组

例数

局部血肿

疼痛

感染

总发生率

观察组

73

1(1.36)

3(4.10)

0(0.00)

4(5.47)

对照组

73

5(6.84)

7(

文档评论(0)

135****35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