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研究
?
?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n=40,应用去白细胞悬液输血治疗方法)和B组(n=40,应用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方法),对比2组输血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输血有效率95.0%明显高于A组7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积极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不同输血方法;临床价值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贫血情况,头晕、心悸气短、浑身虚弱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输血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输血治疗的效果与输血方式之间存在必然关联[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研究不同输血方法的临床价值,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n=40)和B组(n=40),其中男50例,女30例,患者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48.5±4.5)岁;其中继发性贫血45例,原发性贫血35例。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比较均衡(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输血操作人员应明确输血红细胞指证,若发现患者红细胞≤阈值(60g/L)以及头晕乏力、黄疸、发热等贫血症状,要立即给予输血治疗。A组应用去白细胞悬液输血治疗方法,共输血70次,总输注量为60U。B组应用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方法,共输血75次,总输注量为45U。
1.3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后,头晕、心悸气短、浑身虚弱、乏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血清胆红素、网织红细胞等恢复至正常水平表示有效[2]。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采用(%)表示计数资料,并将其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输血有效率95.0%明显高于A组7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表2。
3讨论
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治疗来说,输血治疗是其常用手段之一,随着医学对此类疾病的深入研究,发现其病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同常规溶血性贫血的输血治疗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提高输血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选择科学合理的输血方式[3]。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可将90%以上的血浆蛋白成分和补体有效清除,其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贫血的主要方法。通过此种治疗手段,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情况,还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活性细胞实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治疗效果,从而使病变过程逐渐向良性循环转变,此外,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发热症状。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的治疗方法同比单纯输血法治疗,可显著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有效改善患者胆红素、网织红细胞、RBC、Hb等指标,对促进患者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
本组研究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输血有效率95.0%明显高于A组7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积极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雪梅.不同输血方法应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疗效研究[J].医学信息,2014,15(12):90-90.
[2]蒋晓仪,王浩.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分析[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03(7):5-5.
[3]陆紫敏,纪黎明,梁萍等.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9):750-752.
[4]孙小纯,欧兴义,陈晖等.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4):64-65,68.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