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责任心培养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儿童责任心培养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儿童责任心培养研究现状及展望

?

?

?

?

?

??

?

?

?

崔建爱张海清吴为群

作者简介:崔建爱,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硕士。

摘要:儿童责任心的培养,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探讨。这些研究涉及了责任心的结构、影响因素及培养现状等方面。本文对儿童责任心的结构及影响因素、培养现状等方面做了总结,并指出了儿童责任心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儿童责任心培养现状展望

责任心(Responsibility),或称责任感,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认知、产生的情感体验和做出的相应行为。[1]

责任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儿童个性、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责任心的培养,因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受到教育界、心理学界的密切关注,因而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将儿童责任心培养研究现状做概括介绍,并讨论与分析其发展趋势和方向。

1.责任心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1.1责任心的结构

由于对责任心概念的理解相异,不同的研究者对儿童责任心的构成有不同的观点。

国内外研究者主要采用维度划分的方法来探索儿童责任心的结构。Rachman(1995),从对伤害行为负责,在[来自wWW.]社会环境中的责任心感,积极看待责任心,认知和行为的结合等维度划分责任心。李伯黍等(1998)指出,责任心也由三个维度构成,即认知、情感和行为。朱智贤(1989)、姜勇等(2000)也做出了类似的划分。责任感除知、情、行外,张积家(1998)认为,责任心还应包括行使责任的动机和能力,且责任心的各种心理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燕国材在知、情行的的基础上加了责意。

为便于研究和进一步了解儿童责任心的结构,庞丽娟、姜勇(2000)[2]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了儿童责任心维度的构成,儿童责任心由自我责任心、任务责任心、他人责任心、集体责任心、过失责任心和承诺责任心六个维度构成。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更加细化责任心的维度,而庞丽娟、姜勇认为通过有关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认为其由六个维度构成更为适宜。这种划分更全面包括了儿童的责任心结构的维度,不但有利于对儿童的责任心的结构进行研究,也有利于在实际生活中从不同方面对责任心进行培养。

研究者对儿童责任心的结构的研究划分,便于我们对儿童责任心构成的了解,使教育者在培养儿童责任心时会更有针对性。但责任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在实际生活中还应不断完善对责任心结构的完善和发展。

1.2责任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责任心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儿童自身发展和环境因素共同促成的。

从儿童自身发展来看,李洪玉[3]认为,儿童责任心水平与其认知、言语、操作能力等都有高度相关。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Bearison,Shantz,Sedlak,Gruencich,SigelmanKramer.etc[4]研究发现儿童道德责任判断受记忆、理解因素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这种责任也不断增长,其发展表现为信息整合能力和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判断标准的能力。E·N·库尔奇茨卡娃在研究儿童的羞愧感时,也指出儿童年龄及身心发展水平不同,他们的责任心水平也不同。此外,从现有的研究看除了儿童自然发展因素外,儿童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也影响儿童责任心水平的发展。

在外界影响因素中,家庭和学校对儿童责任心发展的影响是研究的重点,一般认为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家庭对儿童责任心的影响作用最大。刘闯和杨丽珠在父母教养方式对3~6岁儿童责任心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得出[5]: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责任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容易促进儿童责任心良好发展;溺爱型、放型、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不利于儿童责任心的良好发展。鲍姆林特等人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不同的是他们认为相对于以纵容方式养育的儿童来说,专断的父母所养育的儿童会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心,在权威型家庭中的儿童是最具有社会责任心的。姜勇和陈琴认为[6],家长自身的责任心水平对儿童的责任心的直接影响并显著,这种影响是通过父母教养方式而间接的表现出来的。这恰是对前面研究的佐证,父母有较强的责任心,并不代表孩子也会有较强的责任心。父母健康的教养方式是否健康,是影响儿童责任心是否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有研究表明儿童责任心的发展水平与父母亲的职业类别有关,良好的家长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以及家长年龄的大小也会对儿童责任的发展产生影响。

除家庭对儿童责任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外,学校对其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姜勇、陈琴(1997)的研究发现与家长对儿童提出责任要求相比,影响中班儿童责任心水平的因素中,作用最大是同伴和教师。

文档评论(0)

183****97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