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docx

怎样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怎样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

?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对于智力低下、不能很好接受家长或教师教育、生活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差的智障学生来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立足社会显得更为重要。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也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养成教育,它是针对智障学生进行特殊教育的中心环节。尤其是那些刚入学的智障学生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与训练,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是行为问题最多的时期,同时也是智障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有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努力帮助学生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和行为障碍,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针对特点,明确要求,实施有效的教育过程

刚入学的智障学生普遍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和训练,他们的各种心理障碍导致行为异常。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懂得尊敬老师,见到老师冷漠无语、面无表情;也有好动的,常跟老师做鬼脸,在受到老师批评时会表现出抵抗情绪。他们动作粗暴不受控制,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做事,毫不理会别人的感受;他们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课堂常规一无所知。

根据我们班同学的行为特点,我参考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了适合本班学生的班规:

“八个要”:1.见到老师要问好;2.听到上课铃响要进教室;3.上课时间要坐好;4.下课时要上厕所;5.拿别人的东西要放回原处;6.跟同学发生矛盾要报告老师;7.进办公室或上课迟到要喊报告;8.垃圾要扔进垃圾桶里。

“四个不能”:1.上课时不能走出课堂;2.早晨上学不能迟到;3.没经别人同意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4.不能打人、掐人、咬人。

利用晨会我带领学生学习班规内容,明确地告诉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随着时间的推移,日久天长,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以身作则,行为示范,自觉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智障学生思维直观具体,易受到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的支配与束缚。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老师和自己的班主任。因此,在对智障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己的行为示范作用,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去影响智障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在对班里智障学生进行“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的常规教育时,我时刻提醒自己在课间时将教学用品准备好,上课铃响那一刻准时走进课堂。久而久之,上课铃响时,拖拖拉拉的人少了,往教室里跑的人多了,现在大家都能做到按时进课堂。

此外,在其他各个方面我都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当地面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教室桌凳歪斜时,我总是及时摆整齐;讲桌不整洁时,我总是清理干净……这一切,智障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他们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教室的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时,总有智障学生去摆放好,教室地面有纸,他们也会马上捡起,而且他们还学会开窗、开门时轻轻的,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不打扰别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用自己的行为指导他们,加强对智障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他们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智障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三、抓住主题,树立榜样,开展习惯养成评比

老师结合学生行为异常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主攻点作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四、表扬鼓励,耐心引导,促进行为习惯养成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智障学生也同样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与认可。面对智障学生,我们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放大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因势利导,从而不断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家校配合,挖掘个性,提高养成教育质量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少不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说在学校一个样,回到家却是另一个样。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和家长必须经常取得联系,互相交换信息。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提高养成教育质量。

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长期的反复的训练中形成的,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工作中做个有心人,抓住任何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机会。从自尊、自重、自强、自信、自立开始,逐步养成爱老师、爱同学、爱父母、爱身边的人、爱人民的感情;从爱自己的物品开始,逐步养成爱自己的课桌椅、爱教室、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遵守课堂纪律、规章制度开始,逐步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的习惯;从关心和爱护班级并为之做贡献开始,逐步养成集体主义的观念和品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培智

文档评论(0)

134****8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